组卷网 > 高中物理综合库 > 近代物理 > 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 > 光电效应的规律 >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2 题号:617496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
B.铀核( 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一群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C的,已知C的半衰期为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460年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探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在实验中测得截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B.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2
D.普朗克常量为
2023-04-23更新 | 1167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C.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2016-12-08更新 | 754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其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有关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D.原子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017-04-05更新 | 4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