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江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4-21 5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遗传与进化、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诗经·小雅·小宛》中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因此捕捉“螟蛉”当作“义子”来养育。但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人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他认为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蠃幼虫的食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中的螟蛉和蜾蠃两者之间是寄生关系
B.蜾蠃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C.若螟蛉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在近期其种群数量一定会保持稳定
D.螟蛉是影响蜾蠃的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革蜱是一种寄生类昆虫,其幼虫和若虫常寄生于啮齿类动物体内,而其成虫常选择大型哺乳动物进行寄生,其成虫在叮咬人畜时会释放毒素,使人和动物患森林脑炎。图是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的繁殖能力强所致
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出小型鼠与革蜱之间不是互利共生关系
C.该林区红松、小型鼠和革蜱以及所有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D.该林区内动物患森林脑炎的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水草丰茂、森林茂密,但清末时期为弥补国库空虚,那里的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这个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2%,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下列有关群落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植物一般都具有肥而大的叶子,这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斑马、长颈鹿和樟树、水杉等是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常见动植物
C.从茫茫荒原到森林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森林中阴生植物的叶绿体大、呈深绿色,是对弱光环境的适应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某研究小组用100mL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定期取样测得种群增长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a~b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d~f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下降
B.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若计数室中酵母菌过于密集,可先稀释再进行计数
C.若将100mL培养液加无菌水至200mL,则酵母菌种群K值将增大至原来的2倍
D.若c时刻酵母菌种群密度为个/mL,则b时刻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1.6×108个/mL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我国于1979年引进。对我国某湿地公园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B.不同动物生活在不同泥层深度,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
C.互花米草的引入增加了新的种间关系,从而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D.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长江水域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禁捕措施有利于长江水域恢复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导致其锐减
C.禁捕措施有利于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D.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A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
B.装置A中的金属筛网能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C.装置B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如马陆蚯蚓等
D.装置B采集的小动物都要放置在70%的酒精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时,通过分析不同种生物体内汞的含量及其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

粪便中食物残渣来源

汞含量/mg

A

D

78

B

E和C

25

C

3

D

E

10

E

C

5

A.表中生物B和E的营养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B.表中生物体内汞的含量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加
C.若C中的能量不变,若B的数量越多,A的数量就越少
D.表中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的为E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地判断某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C.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减少生态足迹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B.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
C.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交配,可以缓解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
D.施放适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属于化学防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