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师大2019版选择性必修二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前)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8-10 26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生物学热点聚焦、分子与细胞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 碳循环
_________
注意:
(1)C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2)C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_______________
(3)C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8更新 | 700次组卷 | 4卷引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豪华版知识清单-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填空题 | 容易(0.94)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离不开_______________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使能量沿着___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______时,是__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___,而______循环流动。
2022-05-18更新 | 760次组卷 | 6卷引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豪华版知识清单-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3. 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不是与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      )
2023-06-22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1讲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判断题 | 容易(0.94)
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
判断题 | 较易(0.85)
7.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
判断题 | 容易(0.94)
8. 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是同时进行的(      )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0.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中国向全世界郑重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的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增大碳足迹,不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D.碳中和时生产者固定CO2的量等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CO2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1. 碳汇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森林碳汇是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甲
B.图中乙,丙、丁、戊均为消费者
C.采用“秸秆牲畜—沼气—肥料”模式会增加碳排放
D.实现碳中和只需森林碳汇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2.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甲、乙、丙是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甲是绿色植物,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的形式传递
B.库至甲的箭头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C.大气中的来源除图中所示途径,还可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D.由生物1向生物2传递的能量最多占生物1同化量的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3. 如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图2为相关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环境→丁”以及“甲→丙”
B.图1中的丁、丙分别和图2中的A、E相对应
C.图1中的甲对应图2中的D、C、B、E
D.Pb、Hg等有害物质因生物富集在丙和E中积累相对较多,生物富集只能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发生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4. 生活中处处有植物,以下对绿色植物的认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B.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5. 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       
A.消费者的捕食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6. 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桑”代表能量流动
B.塘泥可以为桑树提供物质和能量
C.蚕到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循环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7.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相对值示意图,其中丙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若该生态系统受到含汞的废电池浸出液污染,生物体内含汞最多的营养级是(       
A.乙B.丙C.甲D.丁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8. 我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发清洁能源B.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C.倡导低碳生活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9. 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涉及的能量值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图中由生产者、Ⅰ、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Ⅲ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20.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下列过程与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植物的蒸腾作用
C.生物的呼吸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21. 一条食物链中,兔子不会吃狼,但狼可以吃兔子,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A.水循环是单向的B.氧循环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循环是单向的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22. “池上春风动白苹,池边清浅见金鳞”描绘了金鱼池塘的美好景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温度是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
B.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都参与碳循环
C.该池塘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构成
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对池塘内某种金鱼的丰富度进行统计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23.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提出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发展。你认为能实现低碳循环的正确措施是(       
A.积极发展新能源B.限制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
C.经常使用一次性竹筷子D.增加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生物与环境、生物学热点聚焦、分子与细胞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2
判断题
7
单选题
1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物与环境
2
生物学热点聚焦
3
分子与细胞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85碳循环
20.9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二、判断题
30.85碳循环
40.65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50.65碳循环
60.9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70.85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80.9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90.85碳循环
三、单选题
100.94碳循环  碳达峰和碳中和单选
110.94碳循环  碳达峰和碳中和单选
120.94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碳循环单选
130.94食物链和食物网  碳循环  生物富集单选
140.94碳循环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单选
150.94碳循环单选
160.94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单选
170.94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单选
180.94碳循环  碳达峰和碳中和单选
190.94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碳循环单选
200.94碳循环单选
210.94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单选
220.94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碳循环单选
230.94碳循环单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