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上海 高三 期中 2023-12-01 1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2020年年初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特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
(1)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群特征的_______(编号选填)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2)“先涝后早,蚂蚱成片”,据此推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到________(答2种)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蝗灾发生地的植被条件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及发生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飞蝗的雌雄成虫在性成熟期可以利用前翅中闰脉上着生的发声齿与后足股节内侧隆线摩擦发声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物理信息       ②化学信息       ③行为信息
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

(4)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
(6)巴基斯坦发生蝗灾时,有网友建议派10万“浙江鸭"前往增援,专家未予采纳。请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______
A.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
B.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C.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
D.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
2023-12-0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上海崇明东滩傍海依江,咸淡水交汇,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每年吸引数百万候鸟到此栖息、觅食。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入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用作固滩护堤。然而,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兼具耐盐等特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物替代”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由本地物种取代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生态防治技术。
(1)祟明东滩是天然湿地, 该生态系统属于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人工生态系统② 自然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④ 陆地生态系统⑤ 水域生态系统⑥ 湿地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多选)
A.物质循环B.信息传递C.维持平衡D.能量流动

(3)崇明岛是冲积岛,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崇明岛形成乏初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岛上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人们过多的开垦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岛上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

(4)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岛上群落的影响,自2018年5月15日起,上海崇明被划 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属于________保护.
(5)崇明东滩动植物种类丰富。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多样性;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崇明走上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并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6)黄鼠病等天敌能够依据 白头鹤留下的气味去猎捕,白头鹤同样也能够依据黄鼠狼等天敌的气味躲避猎捕。以上过程“气味”属于__________信息,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 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崇明东滩候鸟生物多样性高,且已形成有序的鸟类生态位。以绿头鸭和白头鹤为例,结合表中信息,

鸟类种类

活动区域

觅食种类

觅食时间

绿头鸭

崇明东滩南部团结沙、东旺沙

海三棱蔗草、藻类、田螺等

夜晚

白头鹤

崇明东滩南部团结沙、东旺沙

海三棱煎草、藻类、田螺等

白天

分析崇明东滩鸟类物种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A.活动区域重叠B.种间竞争剧烈
C.觅食种类相似D.觅食时间交错

(8)假设白头鹤的食物由50 %海三棱藨草、30 %田螺和20 %藻类组成,田螺仅以藻类为食,且该生态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 %,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 %。如果一只白头鹤每日需要200 kJ的能量,至少需要______kJ的藻类。
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入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用作固滩护堤。然而,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兼具耐盐等特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物替代”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由本地物种取代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生态防治技术。
(9)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较强,入侵后其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常呈现 “______” 增长,在与本地植物的_____________中逐渐占据优势,迅速扩散影响了当地的植被,进对白头鹤生存造成威胁。
(10)有人认为,用“芦苇”通过生物替代的方法来治理“互花米草”不合适。结合图信息分析,以下证据能支持该观点的是______。(多选)
A.芦苇的耐盐度低于互花米草
B.芦苇分布区域的数量高于互花米草
C.芦苇与互花米草在分布上有重叠
D.芦苇在水淹环境中容易烂根而死亡

(11)“围垦”是一种在沿江、海边等滩地上圈筑围堤,开垦土地的工程技术。然而,围垦工程治理互花米草会对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和白头鹤的种群数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相关信息,推测白头鹤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多选)
A.围垦施工的时间与白头鹤的越冬时间重叠
B.围垦造成地理隔离从而影响白头鹤种群的出生率
C.围垦施工的区域与白头鹤觅食和栖息的区域重叠
D.围垦影响海三棱藨草的种群数量从而影响白头鹤的种群数量

(12)在崇明东滩依次采用围垦、花期刈割(割草)和用芦苇进行生物替代的综合方法来治理互花米草取得成效。据图及相关信息,简述上述综合治理方法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