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押江苏卷第22题 遗传规律的应用-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江苏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21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

一、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真题
1. 科学家在果蝇遗传学研究中得到一些突变体。为了研究其遗传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中控制果蝇体色和刚毛长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P             灰体长刚毛♀       ×     黑檀体短刚毛

F1                              灰体长刚毛

测交        F1灰体长刚毛   ×   黑檀体短刚毛♀

测交后代        灰体长刚毛        黑檀体短刚毛

1                       1

据此分析,F1雄果蝇产生____种配子,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
(2)果蝇A1、A2、A3为3种不同眼色隐性突变体品系(突变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为了研究突变基因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两两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P             A1×A2

F1             野生型
P             A2×A3

F1             突变型
P             A1×A3

F1             野生型
据此分析A1、A2、A3和突变型F1四种突变体的基因型,在图中标注它们的突变型基因与野生型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____(A1、A2、A3隐性突变基因分别用a1、a2、a3表示,野生型基因用“+”表示)。
(3)果蝇的正常刚毛(B)对截刚毛(b)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纯合时,会使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成为不育的雄性个体。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P                  截刚毛♀       ×       正常刚毛

F1          截刚毛♀       截刚毛        正常刚毛

3              1                   4

据此分析,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种;若F1自由交配产生F2,其中截刚毛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真题
2. 大蜡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用尾虫,为了研究大蜡螟幼虫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深黄、灰黑、白黄3种体色的品系进行了系列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如下表(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深黄色与灰黑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子代体色

深黄

灰黑

深黄(P)♀×灰黑(P)

2113

0

深黄(F1)♀×深黄(F1

1526

498

深黄(F1×深黄(P)♀

2314

0

深黄(F1)♀×灰黑(P)

1056

1128


(1)
由表1可推断大蜡螟幼虫的深黄体色遗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性遗传。
(2)深黄、灰黑、白黄基因分别用Y、G、W表示,表1中深黄的亲本和F1个体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表2、表3中F1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群体中Y、G、W三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3)若从表2中选取黄色(YW)雌、雄个体各50只和表3中选取黄色(GW)雌、雄个体各50只,进行随机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占比理论上为__________________
表2深黄色与白黄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子代体色

深黄

白黄

深黄(P)♀×白黄(P)

0

2357

0

黄(F1)♀×黄(F1

514

1104

568

黄(F1×深黄(P)♀

1327

1293

0

黄(F1)♀×白黄(P)

0

917

864

表3灰黑色与白黄色品系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子代体色

灰黑

白黄

灰黑(P)♀×白黄(P)

0

1237

0

黄(F1)♀×黄(F1

754

1467

812

黄(F1×灰黑(P)♀

1428

1342

0

黄(F1)♀×白黄(P)

0

1124

1217


(4)若表1、表2、表3中深黄(YY♀、YG♀)和黄色(YW♀、GW♀)个体随机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和_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5)若表1中两亲本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纯合致死基因S和D(两者不发生交换重组),基因排列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推测F1互交产生的F2深黄与灰黑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在同样的条件下,子代的数量理论上是表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 籼稻(染色体组成表示为MM)和粳稻(染色体组成表示为NN)的杂交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势,但杂交种的部分花粉败育。经检测,F1所有花粉中均存在某种杀死花粉的毒素蛋白,但只有育性正常的花粉中存在一种对应的解毒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编码这两种蛋白的基因均为位于籼稻12号染色体上的R区,该区的基因不发生交换,如下图(注:粳稻12号染色体上无B、C、D的等位基因。)。科研人员将纯合籼稻和纯合粳稻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仅有籼一粳杂交种和籼稻,且二者比例接近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观察F1产生的花粉中有一半出现异常(败育),则F1植株产生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的花粉败育。若用F1作父本,籼稻作母本进行杂交,子代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
(2)F1杂种植株单独敲除D基因,其花粉均不育,C、D基因双敲除植株花粉均可育。推测编码毒素蛋白的基因是____(填“C”、“D”)。
(3)为验证以上推测,科研人员将D基因转入F1植株,获得转入了单拷贝D基因(一个D基因)的转基因植株(T0),检测发现T0中转入的D基因并未在12号染色体上。若T0自交,仅检测12号染色体的R区,统计子代中分别与粳稻、粳—籼杂交种和籼稻R区相同的个体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4)研究者发现在部分籼稻的一条12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UYAO-JIEYAO系统”,其中DUYAO基因在二倍体阶段编码毒素,而JIEYAO基因仅在配子阶段编码解毒剂。DUYAO-JIEYAO两个基因位置足够近,在遗传时会留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这种籼稻产生的花粉不育的比例是____
4. 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可进行一系列的遗传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研究果蝇眼色(红眼与白眼)的遗传现象时,从纯系果蝇中选择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结果其后代均为红眼。某同学据此推测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验证这个推测,可在纯系中选用表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个体进行杂交,如果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遗传,若其后代表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判断该同学推测有误。
(2)科研人员用一对灰身圆眼雌、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体色(A/a)、眼形(B/b)]。F1中雌、雄果蝇数量不等,原因可能是特定实验环境导致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F1灰身圆眼灰身棒眼黑身圆眼黑身棒眼
雄蝇/只30110210298
雌蝇/只59901980
(3)现有三个纯种果蝇:品系1为野生型(长翅、正常身);品系2(残翅v、正常身)、品系3(长翅、毛身h)都是由野生型品系发生隐性突变而来。已知v基因在Ⅱ号染色体,h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判断h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可用品系3中雄果蝇和____________果蝇作亲本杂交,再让F1果蝇随机交配得F2,如果F2中果蝇表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互换),则h基因在Ⅱ号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越小,发生互换的概率就越小,产生的重组类型的配子就会越少。科研人员将基因型为DdHhVv(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果蝇测交,所得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据此可推测D、H、v在染色体的排列顺序为(在图上标出基因) ________
基因型DdHhVvDdHhvvDdhhVvDdhhvvddHhVvddHhvvddhhVvddhhvv
比例1631 455114819211 15813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