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重庆 高一 期中 2024-05-24 1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的遗传物质中每个核糖均与一个碱基相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元素
C.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分子无法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024-05-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II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I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
B.II型细胞中含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肺泡腔
D.II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2024-05-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端粒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被称作“生命时钟”。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截,而某些细胞中会产生端粒酶,能延长染色体端粒、延缓细胞衰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具有特殊序列的DNA片段
B.端粒变短会导致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变慢
C.只有生殖细胞、癌细胞等无限增殖细胞中有端粒酶基因
D.端粒缺失将导致内侧DNA序列受损、细胞活动异常
2024-05-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甲、乙、丙、丁为四种细胞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的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
B.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全部来自于葡萄糖
C.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
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少于消耗的氨基酸数
2024-05-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5. 今年4月,科学家发现了第一种能固氮的真核生物—贝氏布拉藻,它的固氮功能来自于一种特殊的细胞器—硝质体。与线粒体类似,硝质体是某种蓝细菌内共生的结果。下列推断最可能错误的是(  )
A.在藻类的细胞周期中,硝质体也会分裂,并传递给子细胞
B.硝质体有两层膜,与固氮相关的酶存在于硝质体外膜上
C.硝质体中有遗传物质,能表达产生自身代谢所需的蛋白质
D.将硝质体转移到农作物中,能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化肥使用
2024-05-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6.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和漏斗外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漏斗内溶液浓度为S1,漏斗外溶液浓度为S2,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
B.渗透平衡时,漏斗内溶液浓度S1大于漏斗外溶液浓度S2
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
D.平衡后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浓度为S2的蔗糖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
2024-05-2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在做细胞器分离实验时,小明想到可以用分离后的细胞组分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如下图所示,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菠菜叶肉细胞的细胞组分,然后将分离组分放入封口试管中进行实验,则以下各实验组中能持续产生CO2的是(  )

实验组分离组分加入物质(足量)通入气体
AS1葡萄糖氮气
BP1葡萄糖氧气
CP3丙酮酸氮气
DP4丙酮酸氧气
A.AB.BC.CD.D
2024-05-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上含有一种H+-ATP酶,可以转运H+,有利于细胞对细胞外溶质分子的吸收和维持液泡内的酸性环境。如图是植物细胞对H+的运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液、细胞外环境中,细胞质基质的pH最大
B.H+跨膜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C.H+-ATP酶是一种膜蛋白,发挥作用时需改变自身的空间结构
D.H+运输过程所需的ATP可能来自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024-05-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多糖和二糖被水解成单糖后,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为研究葡萄糖的吸收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体外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蛋白质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为0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ol/L时,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对照组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实验组,且实验组葡萄糖的吸收速率=0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100mmol/L时,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对照组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实验组,且实验组葡萄糖的吸收速率>0
A.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在外界葡萄糖浓度较低时,小肠微绒毛主要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
D.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葡萄糖的浓度≥5mmol/L
2024-05-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给予适宜的条件,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单位:mg/h)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5101520253035
光下吸收CO21.001.752.503.253.753.503.00
暗中释放CO20.500.751.001.502.253.003.50
A.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5℃
B.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
C.每天24h光照,该植物在10℃下一天净吸收24mgCO2
D.每天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在35℃下无法存活
2024-05-2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11.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组,两个实验组是相互对照关系
B.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是因为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制作叶圆片未避开大叶脉将导致相同时间内烧杯中叶圆片上浮数量减少
D.在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根尖解离后未漂洗直接染色,显微镜下将观察到染色体着色较浅
2024-05-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2. 细胞自噬有三种形式,如下图所示。衰老、受损的细胞器可通过巨自噬或微自噬途径进入溶酶体,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蛋白质会被分子伴侣识别、转运到溶酶体中。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细胞内缺少内质网膜时,自噬过程仍能发生
B.巨自噬和微自噬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D.细胞自噬能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