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0402280
《水经注》记:“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拒马河古称涞水,汉时改称“巨马”,有水大流急如巨马奔腾之意。现有研究人员对拒马河北京段湿地及河中动植物环境进行了调查。
(1)研究人员为进行植物群落调查,选取表现均一、没有明显中断的群落片段,采用_________法统计记录其内的植物种名、高度等和各样地的生境因子。
(2)五种优势植物重要值变化调查结果如下图。

注:荩草、三叶鬼针草和酸模叶蓼为一年生植物;假稻和犬问荆为多年生植物;重要值的大小能够表明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度
请解释不同月份重要值变化的原因_________
(3)研究人员进一步对拒马河北京段内多个站点鱼类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为减少对鱼类种群的长远影响,应选择网眼_________的粘网和地笼对不同水层的鱼类进行捕捞。根据北京市房山区渔政站资料显示,拒马河中历史上曾发现过鱼类42种,其中有华北地区最珍贵的品种多鳞产颌鱼及罕见品种东方薄鳅和黄线薄鳅, 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和水獭。但在本次调查中,仅发现鱼类 24种,且优势种仅麦穗鱼一种, 种类____________。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拒马河北京段中的鱼类_____多样性丧失已非常严重。
(4)拒马河水生动物保护区主要兽类动物有豹、狼、狍子、黄羊、狐狸、野兔、松鼠等数十种;鸟类有褐马鸡、百灵、啄木鸟、杜鹃、柳雀、猫头鹰等;爬行和两栖动物有林蛙、红蝮蛇、蜥蜴等。请写出一条可出现在拒马河流域的食物链_______
(5)图为近年来拒马河北京段年径流量图,请简述鱼类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m1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F表示______
(3)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h,则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4)除图甲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5)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上图。要使丙能量增加1kJ,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kJ。
(6)图中乙与丙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7)当生态系统遭遇轻微污染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8)由于某种因素,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生态系统具有这种能力的基础为____________
(9)由森林到一片焦土,若干年后还可再形成新的森林,该过程属于____演替。
(10)调查森林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
(1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此外还具有________等功能。
2021-05-27更新 | 8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下图表示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

样方

N1

N2

N3

N4

N5

种群密度/(株·m2)

8

7

18

x

9


(1)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什么________?人为选择密度较大或较小的地点取样,会给调查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________
(2)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________
(3)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________?N3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样方,应如何处理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5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天露山是珠三角最高的山,山上生长着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花、勒杜鹃、野桫椤、原生茶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每年的4~6月一片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天露山中杜鹃花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
(2)与周围人类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天露山的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为了调查山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________法。有同学在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杜鹃花1~2米,而野桫椤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同学们发现,被踩踏过的地方,吊钟花等被低矮的草取代,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群落演替的____
2020-10-18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