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0930420
2019年底,东非沙漠蝗灾爆发,并已从东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国也面临着被沙漠蝗入侵的风险。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
(1)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蝗灾发生后仅2个多月的时间,沙漠蝗数量就接近4千亿只。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导致蝗虫种群密度激增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达到有效灭蝗的目的,在大量捕杀蝗虫成虫的同时,也要通过样方法调查蝗蝻出土情况,从而对蝗灾进行监测和预报。选择样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飞蝗的体色会由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飞蝗体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熟的蝗虫会分泌促成熟信息素,加快雄蝗的成熟速度,使整个群体更快地成熟,这表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以来,应对蝗灾的主要方式是大量喷洒化学制剂,但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导致蝗虫的_____________,使这种方法的效果逐年减退。
(5)面对蝗灾,可采用寄生性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寄生通常是指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瓢虫直接以玉米螟的卵和幼虫为食,草蛉主要以玉米螟的幼虫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一块玉米田里的玉米、杂草和玉米螟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瓢虫和草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
(2)在玉米螟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____________(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先减弱后增强”)。若要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在农田中喷洒玉米螟性引诱剂来诱杀雄性玉米螟,可以破坏玉米螟种群的_______________,有效降低其种群密度,达到防治目的。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防治,优点是___________
(3)人们在管理大田中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经常进行除草和灭虫活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021-06-20更新 | 15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1为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物种数调查结果,下图2为麦克阿瑟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说,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图1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岛屿上物种数会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而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随着岛上留居种数的增加,外来物种的迁入率__________,留居物种的灭亡率__________;外来物种的迁入率还与岛的________________相关,留居物种的灭亡率大小还受到岛的__________的影响。
(3)岛屿生物地理平衡说认为,当留居物种的灭亡率和外来物种的迁入率相等时,图2交叉点上的物种数(S*)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据此分析,当外来物种的迁入率和留居物种的灭亡率大小固定不变时,下列哪些预测是正确的__________。
A.岛屿上的物种数基本上不随时间而变化
B.物种数为一种动态平衡,即灭亡的物种不断被新迁入的物种所替代
C.大岛比小岛能够维持更多的物种
D.随岛屿大陆间的距离由近而远,平衡点的物种数不断降低
2023-08-15更新 | 156次组卷
【推荐3】稻田养殖河蟹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综合养殖模式。河蟹以稻田中底栖动物和杂草为食,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请回答:
(1)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稻田中水稻种群的空间特征应为_____ 且要合理密植。
(2)河蟹与杂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养殖河蟹有利于水稻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蟹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