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8 题号:11630144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对温室栽种的作物进行了相关研究。表中数据为在密闭实验装置内,给予不同光照强度时所测到的该作物氧气释放量;图1表示该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不同叶龄时的净光合速率与B点时的比值)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充分展开;图2中曲线1、2分别表示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时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请回答:

光照强度(klux)

0

2

4

6

8

10

12

14

O2释放量(uL/cm2·min)

﹣0.2

0

0.2

0.4

0.8

1.2

1.2

1.2

(1)光合作用中,植物细胞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产生氧气;暗反应中,CO2与C5结合,形成的C3被还原成糖需要______________提供能量,最终实现了光能转化成为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随着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该能量转化为_____


(2)由表可知,在光照强度为 4klux 时,该作物光合作用的实际产氧量为____________uL/cm2叶面·min。
(3)图1中AB 段相对光合速率上升,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原因是_,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2分析,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环境温度高于约35℃时该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该温室作物白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是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幼苗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为验证KHC03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小组称取其幼叶3g,均分为甲、乙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注意: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0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某种实验方法将甲份叶片用来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0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0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乙份叶片切成约l.Omm×l.Omm的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0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02释放速率。
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为了获得纯净叶绿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在光下分解为___________。暗反应中C02的固定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完成的。
(3)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03的浓度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__________________均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适宜光照、温度和相同KHC03溶液浓度下,叶绿体的02释放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叶切片的0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16更新 | 9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有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下图是玉米CO2浓缩机制示意图,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HCO3-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Rubisco催化的是CO2________的结合过程。由图中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比Rubisco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反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__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
(3)若要通过实验验证玉米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采用________技术。
(4)具有上述机制的植物通常更适应________环境,这是因为玉米叶片气孔关闭后,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
(5)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蛋白质工程技术,可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有_______。
A.改造植物的HCO转运蛋白基因,增强HCO3-的运输能力
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
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
D.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
2021-12-02更新 | 39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植物通过将某种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对其他植物造成影响,该过程为植物化感作用。可利用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治理水华。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的机制之一是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下图为光反应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一个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中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也有高能电子,其作用是形成_______

(2)图示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化感物质能阻断电子传递过程,电子不能正常传递给NADP+,从而降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化感物质是否通过降低藻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而降低光合作用水平。科学家利用蛋白核小球藻(水华常见种,为单细胞绿藻)、肉桂酸(水生植物产生的一种化感物质)设计以下实验:
①取蛋白核小球藻均分为两组,A组藻类置于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作为对照组,B组藻类_______,作为实验组。
②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相同时间,分别提取两组藻类的光合色素,提取色素时需加入_____等。
③测定两组提取液在_______光下的吸光值,计算、比较两组藻类的叶绿素含量。
(4)通过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属于_______防治。除通过化感作用对藻类起到抑制作用,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_______等途径抑制藻类的生长。
2022-11-06更新 | 4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