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1972039
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
C.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D.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当食草动物从超载的天然草场上移走后一段时间内,该草场上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植物量增加B.植物量减少
C.植物量始终保持稳定不变D.植物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2016-11-26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2-09-08更新 | 127次组卷
【推荐3】夜光藻是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耐污生物,是海洋赤潮主要发生藻,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安全。它是一种较大型的单细胞生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以小型浮游植物、有机颗粒、细菌为食,又叫夜光虫。探究夜光藻的生长繁殖与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高温高盐度海水环境易暴发夜光藻赤潮
B.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夜光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影响夜光藻种群密度的还有夜光藻的繁殖能力等生物因素
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提高夜光藻的K值
2024-04-03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