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1.3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同步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浙江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6-01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B.出生率和迁入率导致种群数量增加
C.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气候、疾病等
D.病原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
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却可促使东亚飞蝗种群的爆发式增长
C.食物和捕食性天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较大,竞争者、寄生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大
D.食物、地震、火灾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
C.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D.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一定程度改变,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该种群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但一般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2019-01-30更新 | 37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6. 如图表示北极旅鼠在一定时间内种群的数量波动情况,曲线上各圆点表示所对应时间内测出的北极旅鼠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1929 ~ 1943年间,北极旅鼠的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明显的非周期性
B.图示曲线上各圆点代表的是对应时间内每公顷北极旅鼠的大致数量
C.截取图中北极旅鼠数从开始增加到下降到最小的曲线变化可表示北极旅鼠的存活曲线
D.北极旅鼠的种群数量表现出图示波动的原因可能与食物这一内源性调节因素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A、B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S1和S2之间的竞争力大小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B.图C中的S1换成S2,其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性变化
C.如果将S1在T1温度下培养,则会呈现“J”型增长
D.将S2在T1温度下单独培养,其数量要比与S1共同培养时多
2021-09-19更新 | 59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蓝鳁鲸在1928年左右捕获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受外源性因素影响较大
D.通过多年的捕鲸量数据可反映长须鲸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数量波动只与环境条件的改变有关
B.只要波峰之间的峰值相同就可称为周期波动
C.种群数量波动的研究对象位于正在演替的群落中
D.种群数量波动是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在环境容纳量的上下波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
2021-06-17更新 | 413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6月新高考浙江生物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逻辑斯谛增长
B.导致种群乙变为曲线丙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一般情况,食物是影响曲线中ab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其数量最多时曾达到______只。
(2)猞猁和雪兔的关系为__________,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1935年后的10年间,人类对猞猁毛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大量捕杀验刹后,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是___________
(4)在1895~1935年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_________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猞猁种种群的K值_____________(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生物与环境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非选择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物与环境
1,2,3,4,5,6,7,8,9,10,11,12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20.6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30.6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4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50.6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60.8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7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8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90.6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单选
100.6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110.8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单选
二、非选择题
120.8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