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11990044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的探究实验。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在实验中,如果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正确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

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酵母菌数

(万个/mL)

32

127

762

824

819

821

820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__形增长。从第4天开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基本停止,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举一例)。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4月,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之旅走红网络。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长鼻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
(1)雄象能听到数里外雌象用次声波发来的求偶信息,这说明____________。大象踏过草原森林形成的“象道”方便其他动物通行;象的粪便既为昆虫、鸟类提供食物或栖息环境,又可造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亚洲象的食物和栖息空间______,环境容纳量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某地的亚洲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表所示[单位:×102J·m-2·a-1]。
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
158.695.125.46.7
亚洲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大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很低。
(4)目前人类通过生态工程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为基础。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这遵循了______原理。
2023-03-03更新 | 4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mL培养液;实验B组:20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_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______(填“数学”或“物理”)模型。
(2)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___________,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在前。
(3)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通过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
2018-04-17更新 | 47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马世骏院士是蜚声中外的生态学家,他提出了“政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有效战略来预防蝗灾。下图为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植保站为预防蝗灾,通过__________法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的密度,从而监测蝗虫数量的变化。若要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则须研究种群的__________这一特征。
(2)为了防止蝗虫进一步爆发,可通过多种方式降低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图中a、b、c三个点中,__________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最可能为蝗虫的环境容纳量。
(3)防治蝗虫应在__________点之前捕杀蝗虫,且越早越好,原因是__________
2021-02-11更新 | 3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