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育种(旧) > 常见的育种方式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2191220
以下各项是产生新个体的几种方法。图中涉及小麦的两对相对性状均独立遗传。请据图回答问题:
A.高秆白粒小麦×矮秆红粒小麦→F1→F2稳定遗传的矮秆白粒小麦
B.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花粉a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
C.普通小麦×黑麦→F1→小黑麦
D.
       DNA                       DNA                       RNA       氨基酸

谷氨酸:GAA 亮氨酸:CUU 丙氨酸:GCA 精氨酸:CGU
E.
(1)在A组的①处育种工作者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B组a代表的个体叫做_____。经过③处理后的个体基因型按理论计算共有_____种。
(3)若⑤是转录的模板链,则⑦代表的氨基酸是_____
(4)E组中丙个体的性状多数与_____相似。
(5)D组的辐射引起组成生物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_____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1)用①和②通过Ⅰ和Ⅱ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通过Ⅲ和Ⅴ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①和②通过Ⅰ、Ⅲ和Ⅴ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③培育出④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Ⅴ过程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016-11-26更新 | 60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牡蛎(2n=20)是一种重要的贝类养殖资源,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但也存在雌雄同体个体。在繁殖过程中,牡蛎通常进行异体受精,雌雄同体个体具有自体受精能力。在某牡蛎育种实验中,研究者发现牡蛎的壳色(A/a)和肉质口感(B/b)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种纯合牡蛎品系,其表现型分别为:品系①壳色深、肉质普通;品系②壳色浅、肉质普通;品系③壳色浅、肉质鲜美。研究者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1:品系①×品系②→F1均为壳色深、肉质普通
实验2:品系②×品系③→F1均为壳色浅、肉质普通
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肉质鲜美的基因为_________(显性或隐性)。
(2)为培育壳色深、肉质鲜美的牡蛎品种,科研人员可先利用品系①与品系③杂交,可获得基因型为_________的牡蛎个体。用该基因型牡蛎个体_________(写出交配方式),其后代中可能出现壳色深、肉质鲜美的个体X。
(3)已知用一定浓度的细胞松弛素B(CB)处理二倍体牡蛎的早期受精卵20min后,孵化的后代中会有一定比例的四倍体牡蛎。请利用第(2)中所获得的若干壳色深、肉质鲜美个体X及细胞松弛素B(CB)设计杂交实验,培育出纯合的壳色深、肉质鲜美三倍体牡蛎。实验方案如下:(写出实验思路即可,实验细节不作要求)
①用壳色深、肉质鲜美的牡蛎X(雌雄异体)进行杂交;
②挑选后代中壳色深、肉质鲜美个体进行________,直至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即可获得纯合的壳色深、肉质鲜美二倍体牡蛎Y;
_______
____,即可获得纯合的壳色深、肉质鲜美的三倍体牡蛎。
2024-03-11更新 | 2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以玉米(2n=20)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②杂交的目的是_____。培育乙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
(2)B过程常采用_____方法来获取单倍体幼苗。
(3)C、F处理最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的作用机理是_____
(4)最不易获得的新品种是_____。丙、丁杂交,子代个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
2021-02-24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