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2208369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_____________只。
(2)下图中,图1表示一个鼠群进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2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C点以后鼠种群数量不再增长处于波动状态,这是因为环境中__________是有限的。此时田鼠种群的__________会加剧。
②图2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__________点,如果长期过度放牧就会造成草场退化。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研究者通过相关实验对某自然保护区郁闭林(受人为影响较小)与干扰林(适度择伐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度(群落优势度越大,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进行比较,部分实验数据如雷达图一、图二所示,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b、c、d表示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其中d表示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a表示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与郁闭林相比,干扰林物种多样性较_____(“高”或“低”),但是群落优势度______(“较大”或“较小”)。干扰林封育保护后,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群落演替的方向是
(3)若要研究该群落中某山雀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等。
(4)图三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值是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流动,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
2024-05-20更新 | 2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滨蟹生活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可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研究发现,有滨蟹存在的区域,不同体型大小的玉黍螺均几乎不取食墨角藻;而无滨蟹存在时,大小玉黍螺均开始取食墨角藻,且小螺取食强度大。回答下列问题:
(1)可通过_________法调查玉黍螺对墨角藻的取食情况。
(2)滨蟹存在与否会调控玉黍螺的取食行为,最可能是通过传递_________信息实现的。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
(3)从物质与能量的角度,推测在无滨蟹存在时,小螺取食强度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了解滨蟹在该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还应继续调查的内容有:_________。(答出 2点)
2024-04-04更新 | 7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熊猫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有竹丛的地方,喜食竹笋、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其他小动物、昆虫等,在发情期雌雄个体往往发出特有的求偶声,雌性还会排出带有气味的分泌物,吸引雄性,一般5到7月产仔。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等级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小熊猫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科研人员在两个月份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为A、B,其中A明显高于B,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若某次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图中甲、丙两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在发情期内,雌雄小熊猫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为__________
(3)食物链只能是竹笋→小鸟→小动物→小熊猫,其不可逆性决定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是单方向的。
2023-04-30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