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2867006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法或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_____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平板倒置,请说明理由_____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下列现象: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对该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抗生素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此菌落最有可能是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研究发现一些嗜冷细菌产生的蛋白酶可使乳蛋白分解,导致牛奶变质。为了筛选检测变质牛奶中的嗜冷细菌,某研学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注:培养皿旁的数字代表菌落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经过巴氏消毒处理后在常温下保存时间较短,原因是_____
(2)若要筛选嗜冷细菌,应将牛奶样品稀释液接种在以_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并且在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以利于嗜冷细菌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据图分析,研学小组采用的是_____法分离和计数嗜冷细菌。
(4)用上述方法统计样本中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其原因是_____
(5)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据图可得出1mL牛奶样品中嗜冷细菌的活菌数为_____个,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目比实际数目_____
2022-05-07更新 | 19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抗生素由于药物的残留﹑病原菌的耐药性等问题而逐渐被限制在饲料中使用,寻找绿色安全的抗生素替代物成为当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将精油添加到21日龄断奶仔猪的饲粮中,仔猪肠道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物精油具有抑菌效果,可以利用培养基培养法进行验证。培养基制备过程中除添加水和无机盐外,一般还需添加_________。另外,固体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添加_________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接种后需要将培养皿呈_________状态放置。
(3)将3种不同类型的精油通过牛津杯法(牛津杯法:将精油溶液装满牛津杯,精油扩散到适当范围,产生透明圈)立在已凝固的含有不同细菌的培养皿上,比较其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分析精油单独使用的抑菌效果,平板上抑菌圈越大说明_________。由图可知肉桂醛和香兰素抑菌效果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硫酸黏杆菌素,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

(4)抑菌效果除了以抑菌圈直径反映外,还可以在培养基配制时分别加入四种香精,然后使用_________法分别接种三种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对菌落进行计数。
2023-04-29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脂肪酶能催化天然植物油脂(甘油三酯)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研究人员欲从某个环境中筛选含低温碱性脂肪酶的菌株,以溴甲酚紫为指示剂(溴甲酚紫随油脂分解紫色变浅)进行系列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能合成低温碱性脂肪酶的微生物较少,研究人员应在____________的环境取土样。
(2)若样品中含油脂分解菌很少,应配制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
(3)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____________指示剂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去浮色一段时间后,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产生脂肪酶。
(4)研究人员在分别确定脂肪酶菌株生长的最适碳源浓度和氮源浓度之后,还需进一步实验并确定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源和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以a和b分别代表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性a1>a2>a3;b1>b2>b3,据此形成下列两种方案,你认为其中较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一:a1和b1,a2和b2、a3和b3分别组合,根据酶活性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二:al分别与
2018-05-10更新 | 2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