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3 题号:13606259
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一个浅水型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科研人员利用沉水植物在杭州西湖进行生态修复工程。
(1)湖泊可以通过________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_
(2)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西湖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测量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甲、图乙所示:

①图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以代表_________(生物)的多少。由图乙可知,沉水植物可以________“水华”的爆发。
(3)鉴于细菌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反应迅速等特点,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细菌的丰富度变化可以作为评判生态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科研人员提取不同处理区水体细菌的16s-rDNA(约1.5Kb左右,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进行PCR,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西湖湖泊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成分。据图丙结果分析可知,种植菹草和苦草可以较好实现生态修复,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顺义潮白河和杭州西湖面临相似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请结合上述信息,对夏季潮白河生态系统提出至少两条修复措施: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提高,其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调查发现,生活污水随河流排入湖泊后,会对湖水中的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发现,生活污水的排入对湖泊的丰富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包括蓝藻和细菌等原核生物、衣藻和水绵等植物以及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生物,从生态系统的组分上看,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藻和草履虫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蓝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湖泊后,对水体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影响不大,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在水体中放养鱼苗可有效减缓水体富营养化。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水体中放养鱼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6更新 | 92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麦田中的主要食物关系,图丙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与岩石体积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涉及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甲中的字母与箭头表示)。
(2)图乙中田鼠繁殖期间需要更多食物,联系此食物关系,田鼠机体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麦田退耕后,人们在其中种植了部分本地树种,这种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 (填“方向”“速度”或“方向和速度”)。与麦田相比,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植物和田鼠之间的信息传递是 __________ (填“双向”或“单向”)的。
(5)图丙可看出植物的种数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
2018-01-26更新 | 251次组卷
【推荐3】白洋淀水底的污泥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对白洋淀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要清除底泥,还要对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净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而导致水质污染,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藻类植物的生长,从而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成为_____,蓝细菌具有很强的聚集N、P的能力,一旦形成以它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的强大的_____使其不易受外界干扰破坏。
(2)镉(Cd)是白洋淀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镉可通过_____逐级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沉水植物由于整株处于水体中,其根和茎、叶对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沉水植物对白洋淀底泥中的Cd进行净化。他们选择黑藻、狐尾藻、菹草等三种沉水植物种植在白洋淀底泥中进行培养,并进行以下测定实验:一是通过三种植物随时间的生长情况测定它们对Cd的耐受性(结果见下图),二是测定三种沉水植物对底泥Cd的富集和迁移能力(结果见下表),并从中选出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


三种沉水植物Cd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

沉水植物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地上部

根部

黑藻

0.33±0.02

0.41±0.01

0.79±0.11

狐尾藻

0.05±0.01

0.14±0.02

0.34±0.01

菹草

0.21±0.04

1.01±0.12

0.21±0.01

注:富集系数是指沉水植物对底泥中Cd的富集能力;迁移系数是指沉水植物对Cd由底泥向地上部的迁移能力(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越高,淤泥中Cd的残留量越少)
①三种植物中对Cd的耐受能力最强的是_____,由表中富集系数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②科研人员最终认为黑藻是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他们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利用黑藻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蓝细菌和绿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下的光照强度很弱,影响了沉水植物的扩张或恢复。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白虾改善水体光照条件,经研究发现向白洋淀中投放白虾也能起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修复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答两点)。
2023-10-14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