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7 题号:13863179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用三种植物激素依次单独处理矮化豌豆植株,拟南芥叶片和菠萝植株,发现矮化豌豆植 株明显增高,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菠萝植株果实提前成熟,则这三种植物激素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A是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得其作用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2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图2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右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___________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________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疯长,将导致稻谷产量________
(3)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激素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2-02-13更新 | 124次组卷
【推荐2】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体内脱落酸(ABA)含量会上升,进一步调控气孔关闭、影响植物代谢、调控渗透压,以增强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科研人员对ABA提高植物抗旱的机理进行了多种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表明,蚕豆在水分充足或干旱条件下,根部和叶片ABA均主要分布在维管组织(运输功能)区域,但在干旱条件下根维管组织的ABA含量更高。据此推测,干旱条件下调控气孔关闭的ABA可能是____产生的。另有实验发现,某些植物的离体叶片与在体叶片经干旱处理后,ABA增加的方式相似,而离体根在干旱处理后,ABA水平无明显变化由此判断,这些植物干旱条件下增加的ABA主要是在____合成的。
(2)干旱胁迫可以诱导ABA合成酶系基因的表达上调、ABA可通过信号转导,诱导调控一些基因表达,合成渗透调节物质等以适应干旱环境,由此可知,环境、激素与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还有研究发现,施用ABA可以促进ABA自身的合成,说明ABA的合成存在____调节机制。
(3)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C)在干旱诱导ABA增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用C或AB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根部后,叶片气孔导度均降低。选取野生型与C基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分别测定干旱处理时其体内ABA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结果分析,干旱诱导ABA增加的主要机理是____
2024-03-25更新 | 11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未成熟向日葵的茎尖在白天会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夜晚它又会重新转向东方以迎接黎明。科学家设计了系列实验,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1)科学家首先研究了调控茎尖转向的因素。提出了三种可能性:第一,植物自身存在的随季节变化的节律控制;第二,外在环境的节律控制;第三,像沙漏一样不受其他因素调节的“定时装置”控制。
①测量了在16L:8D和12L:12D两种条件下(L与D分别表示光照与黑暗,下同),一个24小时周期中,向日葵茎尖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弯曲度)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结果,可排除上述第________种假设,原因是________
②将原本培养在14L:10D的向日葵移入顶部持续光照的条件下,测量弯曲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本实验结果证明存在以上第________种假设的控制

③将向日葵先后培养在24小时周期(16L:8D)和30小时周期(20L:10D)的环境中,测量弯曲度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本实验结果证明存在以上第______种假设的控制。
④综上,未成熟向日葵的转向现象,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________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2)然后研究了茎尖转向的具体机制。
①对赤霉素合成缺陷突变体施以适量赤霉素后,观察其和野生型植株弯曲度的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________,在第12天后,野生型几乎不变,说明向日葵茎尖转向受赤霉素控制。

②测量并比较了向日葵茎尖东西两侧的生长速度。预测结果为:________
③综上,比较未成熟向日葵转向与金丝雀𬟁草胚芽鞘向光性,各说出一条二者在调控机制方面的异同:________
(3)预测成熟向日葵是否还会出现以上茎尖转向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021-07-15更新 | 5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