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3943058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请回答:

(1)过程①需要_____作为原料,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
(2)过程②除了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写出2点)。
(3)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_________
(4)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转录的方向为_____(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上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就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6)某DNA分子共有1200对碱基,其中A+T占46%,其中一条链中G和T分别占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G所占比例和其翻译产物中含氨基酸的数目最多分别是_____
A.32%、400B.32%、200C.18%、200D.22%、400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酶Ⅰ和酶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2)与mRNA相比较,DNA分子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DNA中特有的物质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由图中DNA分子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若该DNA分子片段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4)图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真核细胞内细胞核遗传信息传递相比,图中遗传信息传递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2022-04-29更新 | 2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Ⅰ将一个线性双链DNA分子的一端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合适的反应体系中进行DNA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右侧,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该双链DNA分子具有的游离磷酸基团和游离羟基分别有______个和_____个,反应体系中还应含有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DNA聚合酶能催化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单链__________(填编号)在延伸时存在暂停现象。
(3)②的模板链3'端位于图示的_____________(左侧、右侧)。
(4)DNA聚合酶暂停时,解旋酶仍会继续解开双链,使两酶之间的单链DNA长度变大,这时解旋酶的活性会大幅下降,直至DNA聚合酶和解旋酶靠近,解旋酶活性恢复。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上述解旋酶活性自动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患者被初步诊断患有SC单基因遗传病,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调查其家系发现,患者双亲各有一个SC基因发生单碱基对改变,且突变位于该基因内的不同位点。调查结果见下表:

个体

母亲

父亲

姐姐

患者

表型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SC基因测序结果

[605C/T]

[731T/C]

[605C/C];[731T/T]

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基因模板链的碱基序列,[605C/T]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SC基因模板链的第605位碱基分别为C和T,其他类似。
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5)SC正常基因和异常基因中的显性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从测序结果看,母亲和父亲的异常碱基分别是______________
(7)参考表格中SC基因测序结果呈现方式,?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4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928年,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____________,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1944年,艾弗里等人做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该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步骤是用___________分别标记T2噬菌体→_________→离心分离→放射性检测。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若用l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标记元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____________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__排在内侧。
(5)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复制。若一个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_____________个。
2021-09-03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