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1 题号:14039088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_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 价值
③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2(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 个/mL
(2)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 .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 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3)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动物名称

能量/(kJ•m2•a1

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椭圆萝卜螺

516

15

231

270


①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  (kJ•m2•a1).
实验处理AB
①预处理的湖水++
②经48h饥饿的椭圆萝卜螺5只++
③水生植物(食物)+

②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________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________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年来海南出现了大批特色农场和牧场,如海口三江农场、海口开心农场、秀英长田牧场等,这些农场和牧场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助推生态建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海口秀英长田牧场生态系统中的车前草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
(2)黑卷尾鸟主要以蝗虫为食,调查该鸟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过于明显,导致该鸟更容易被捕食,则调查得到的该鸟的种群密度与实际数据相比______(填“偏大”“基本不变”或“偏小”)。若某种原因导致黑卷尾鸟数量急剧减少,则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牧场生态系统中若出现土壤严重酸化,则牧场群落物种丰富度会_____(填“增大”或“降低”)。
(3)放牧过程中,由于牲畜采食、践踏等原因,使植物将生物量向地下转移,植物的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_____
(4)合理确定牧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2023-08-01更新 | 14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明崇祯十三年《河南通志》就有对蝗灾的记录:“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调查螳螂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
(2)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在夏秋季和春夏季,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属于______(填写“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该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4)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这属于______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种信息能够______
2024-04-10更新 | 1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
密度/(株·比例%密度/(株·比例%密度/(株·比例%
A126100.000000
B5031.065534.165634.78
C504.95807.9288087.13

(1)该小组对乔木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据调查结果可知:____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2)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层的原因是__________,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__________
(3)混交林在10年前发生火灾经植树造林后逐渐恢复,该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与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相比,该群落的建立改变了演替的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2-02-1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