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质 >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1 题号:14362005
酵母细胞自噬作用是一种“应急”机制,该过程发生在液泡中。细胞的某些非必需成分被降解、回收,并重新利用,为细胞适应不良环境提供保障。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在缺乏含氮营养的条件下诱导酵母细胞发生自噬。显微镜下观察诱导30min和8h后酵母细胞液泡中的变化,如图1所示。

据图1可知,酵母细胞发生自噬的特征是自噬体数目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自噬体中存在多种______________酶,可将包裹在自噬体中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释放到液泡中,最终被细胞回收利用。
(2)科学家对基因P在自噬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特定方法抑制基因P的作用,若显微镜下观察发现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基因P的表达能够激活酵母细胞自噬作用过程。
(3)科学家在四组酵母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4C标记的亮氨酸,使细胞中蛋白质具有放射性。从培养液中每隔1h取样,检测自噬体水解后释放到液泡的细胞液中的14C标记亮氨酸,得到图2所示曲线①~④。

实验结果支持酵母细胞的基因P能启动自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用致癌物A诱发大鼠肝癌的同时,在肝癌发展期用自噬抑制剂B对大鼠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肿瘤发生情况,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肿瘤检测项目对照组A处理组B处理组A+B处理组
肿瘤发生率/%090060
最大肿瘤体积/mm30312.0±132.908.3±6.0
肿瘤数量/个03.6±0.701.6±0.6

请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条治疗癌症的建议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 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请回答: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___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下图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①将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为__;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___
②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_____
③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_______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为父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母本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

a、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_____,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S基因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蛋白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据此分析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2016-11-26更新 | 43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研究人员利用线虫和小鼠作为模型进行的研究发现,一种负责转运脂肪的卵黄脂蛋白可降低生物体的寿命。在线虫中,卵黄脂蛋白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脂肪从肠道向机体细胞内转移。研究人员通过遗传的办法减少线虫的卵黄脂蛋白,发现线虫的寿命会延长40%。研究人员推测,卵黄脂蛋白会抑制由于脂肪消耗所带来的延长寿命效应。溶酶体脂解(脂肪降解)是脂肪代谢的重要途径,若发生①__________的现象,则表明卵黄脂蛋白通过抑制溶酶体脂解来降低延长寿命的效应。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随后,研究人员联想到另外一种寿命增加的模型——饮食限制。大量研究表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载脂蛋白B(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作用就是将肠道中摄入的脂肪转移到生物体利用或储藏脂肪的组织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食限制的小鼠载脂蛋白B水平②__________,表明饮食限制也会调控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合成。
综合上述结果,研究者人员认为,生物体可以通过控制卵黄脂蛋白的合成来调节肠道中的脂肪运输,同时通过卵黄脂蛋白调节溶酶体脂解来影响个体寿命。
请依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_物质,检测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来染色,用__________洗去多余的染料,如果细胞中含有脂肪可以被染成__________
(2)卵黄脂蛋白负责转运脂肪,体现了蛋白质的__________功能。结合脂肪后,卵黄脂蛋白一般呈球形,存在于球形外表面的是__________(填写“蛋白质”或者“脂肪”)。
(3)溶酶体富含多种物质的水解酶,这些酶是通过__________分拣进入溶酶体。降解脂肪过程的溶酶体脂解是借助于溶酶体中的__________酶。
(4)完成文中空①:若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则表明卵黄生成素通过抑制溶酶体脂解来降低寿命。
(5)完成文中空②:饮食限制的小鼠载脂蛋白B水平②__________(填写“较高”或者“较低”),表明饮食限制也会调控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合成。
2019-02-04更新 | 38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题。病毒的“逃逸”,植物病毒主要侵染植物细胞,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通常是为了适应植物细胞内的生活环境而特化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植物病毒完全不能侵染动物细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植物病毒或其组分可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或进行某些功能。
自然界中近70%的植物病毒需要依靠介体昆虫传播,这些介体昆虫对植物病毒的持久性传播是导致植物病害的关键。介体昆虫可以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病毒颗粒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过程如图1。病毒也可以劫持或破坏自噬途径,在介体昆虫体内持续增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DV)进入白背飞虱(介体昆虫)的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唾液腺,白背飞虱进食植物时将病毒传播。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团队发现SDV侵染介体昆虫后“逃逸”的新机制,如图2。

SDV侵染白背飞虱后,促进Atgs基因的表达激活了自噬,其中Atg8Ⅱ蛋白与早期自噬体膜结合,参与早期自噬体的延伸和闭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自噬体膜上有很多正在组装和成熟的病毒颗粒,且病毒外壳蛋白P10可以与溶酶体膜上的LAMP1互作,操纵白背飞虱自噬,使SDV逃过防御,促进其持久传播。
这解释了为什么病毒可以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同时为阻断病毒的持久传播提供了新策略。
(1)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白背飞虱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还有______。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2)写出SDV在白背飞虱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SDV与ITGB3结合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
B.自噬体膜为病毒蛋白P10的大量聚集提供了场所
C.Atg8Ⅱ基因表达有助于SDV病毒量的下降
D.介体昆虫细胞自噬有利于SDV的增殖和传播

(4)综合文中信息,概括病毒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的适应性对策____
2024-05-22更新 | 2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