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0 题号:14389422
有关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
B.该探究活动主要针对小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C.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B.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在 95%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D.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所得数值可能偏大
2017-03-21更新 | 427次组卷
【推荐2】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时间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种丙比物种乙高大很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甲会消失,物种丙会增加
B.在用样方法取样时,物种丙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物种乙的
C.第20~40年,该群落中甲、乙、丙的相对多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类型发生改变
D.第30~40年,物种乙的种群密度一定在减小
2023-12-12更新 | 5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蝗灾主要归因于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数量少时为散居型,体呈绿色;数量多时,释放信息素使其聚集,成为群居型,体呈棕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蝗虫的种群密度
B.释放信息素使蝗虫发生型变,属于行为信息
C.严重干旱时,群居型蝗虫不易被天敌捕食
D.蝗虫型变属于变异,可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
2024-05-17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