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1 题号:14457748
野生稻(2n=24)是水稻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科研人员培育出少量水稻纯合突变体,其6号染色体上非糯性基因Wx突变为糯性基因wx,8号染色体上冷敏型基因g突变为耐冷型基因G。科研人员用部分该种纯合突变体做了以下实验:

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211

150

69

50

野生型×突变体

耐冷型

非糯性

耐冷型

非糯性

冷敏型非糯性

耐冷型

糯性

冷敏型

糯性


(1)利用DNA测序技术检测发现,wx基因与Wx基因序列长度相同均为557个碱基对(bp),但其内部出现了限制酶NlaⅢ的识别位点,该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发生________导致。用限制酶NlaⅢ处理F2不同植株的DNA片段,获得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可知下列哪一植株的检测结果与F1植株的相同:______(填植株编号)。

(2)F2群体中耐冷型植株与冷敏型植株的数量比是7∶5,不符合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以下两种推测:
推测一: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G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
推测二:F1产生的花粉育性正常,而带有G基因的雌配子成活率很低。
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两种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某水稻种群中基因型为SkSk的耐盐个体占10%,基因型为sksk的盐敏个体占50%,科研人员对该水稻种群进行盐胁迫处理,淘汰掉其中的盐敏个体,让其自由交配,则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SkSk的个体占________,此时种群中sk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1-22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果蝇(2n=8)的正常翅和截翅、正常眼和星眼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和正常翅星眼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致死)

F1

正常翅星眼

截翅星眼

正常翅正常眼

截翅正常眼

雌果蝇

3/4

0

1/4

0

雄果蝇

3/8

3/8

1/8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蝇的自然群体中,正常翅对截翅为__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杂合星眼雄果蝇与一只正常眼雌果蝇杂交,产生了一只基因型为BBb的三体星眼雄果蝇(三体果蝇可育,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不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
①BBb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三体果蝇与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后代正常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022-01-07更新 | 12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幼蚕以桑叶为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某些味觉突变型(味盲型)家蚕也可以吃一些苹果和梨,这给去桑叶化养蚕提供了参考。若家蚕野生型和味盲型由R、r基因控制,蚕卵颜色的紫灰和白色由10号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欲探究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将一只野生型白卵雄蚕和一只味盲型紫灰卵雌蚕进行杂交,F1全为野生型紫灰卵,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
(1)家蚕野生型和味盲型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
(2)上述杂交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味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若将F1中的野生型紫灰卵雌雄蚕进行相互交配,F2雌蚕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紫灰卵:野生型白卵:味盲型紫灰卵:味盲型白卵=3:1:3:1,则F2中雄蚕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3)已知雄蚕的吐丝率更高,为了在家蚕还未孵化时通过卵色判断蚕的性别,科研育种人员采用辐射的方法处理,获得了一只如图所示的味盲型紫灰卵雌蚕(10号染色体上基因用b0表示),这种变异属于_____变异,诱变后得到的雌蚕染色体数目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用该突变体与隐性纯合子为亲本杂交,即可利用卵色性状筛选味盲型白卵雄蚕,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注:仅有一个卵色基因的卵不能孵化成幼蚕)。

亲本

表现型

突变体:味盲型紫灰卵雌蚕

隐性纯合子:①_____

基因型

_____

bbZrZr

亲本产生的配子

_____

bZr

后代

基因型

_____

表现型

味盲型白卵雄幼蚕的概率为⑤_____


2021-05-30更新 | 25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皮肤正常(正常蚕)和皮肤透明(油蚕)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均未知(不考虑Z、W染色体同源区段),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表实验,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组合亲本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组合一正常蚕(♂)×油蚕(♀)全部为正常蚕
组合二正常蚕(♀)×正常蚕(♂)正常蚕(♀):油蚕(♀):正常蚕(♂)=1:1:2
(1)据题分析,由组合_____(“一”、“二”、“一和二”)即可推知家蚕皮肤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正常蚕的基因型有_____种。
(2)研究者将组合一中F1自由交配则F2中R的基因频率为_____ ,在杂交过程中,发现其中一对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为正常蚕(♀):油蚕(♀):正常蚕(♂)=3:1:4,研究发现是该对杂交亲本中雄性个体发生了一个基因突变,该突变基因会导致含有突变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下降,该突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_____,含有该突变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_____
(3)雄蚕吐丝量多且质量较好,所以家蚕养殖户通过皮肤表型尽早判断其性别,以便提高产量。请你利用上表F1中个体进行实验设计,帮助农户较早的判断子代家蚕的性别。_____
(4)研究发现雌蚕可以进行孤雌生殖,用46℃处理家蚕18min,家蚕的卵原细胞可以产生一个二倍体原核和一个二倍体极体,其中二倍体原核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该个体基因型和亲本相同,据此推测热处理的原理是_____
2022-06-29更新 | 3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