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4598448
干旱胁迫是指当植物消耗的水量比吸收的水量大时,植物体内水分流失导致水分亏缺,从而对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的环境,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处理(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相对气孔开度
(%)
水分利用率
A对照CO2浓度正常27.05501.78
B干旱22.55351.87
C对照CO2浓度倍增31.65402.45
D干旱23.95302.55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暗反应)中的________速率。
(3)如果要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需要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常利用______法将各种色素分离开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高二上·甘肃临夏·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植株最后长出的、位于最上部的叶片称为旗叶(如图甲所示),旗叶对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Rubp羧化酶和SBP酶是旗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
(1)可选择无水乙醇提取旗叶中光合色素,为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需要加入适量_____。旗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有更多的类囊体堆叠,这为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提供了更多的场所。
(2)在旗叶的叶肉细胞中存在着如图乙所示的代谢过程。字母F代表_____。研究发现,RuBP羧化酶还可催化C5与O2反应产生乙醇酸,乙醇酸中75%的碳又重新生成CO2和C3,即光呼吸过程。该过程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3)为指导田间管理和育种,科研人员对多个品种的小麦旗叶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数值代表相关性,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越大。(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时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灌浆末期
气孔导度0.300.370.700.630.350.11
胞间CO2浓度0.330.330.600.570.300.22
叶绿素含量0.220.270.330.340.480.45
研究结果表明,旗叶气孔导度对籽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_____期。为避免叶绿素含量不足导致在灌浆后期和末期籽粒产量降低,试提出有效的增产措施_____
2024-06-08更新 | 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盐胁迫下植物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海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使用NaCl培养液培养某海水稻,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其根尖细胞和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 mmol/L)其叶肉细胞的相关数据,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高盐胁迫条件对叶绿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实验小组将正常条件及高盐胁迫下条件培养的成熟叶研磨,通过__________法获得叶绿体并制成悬液。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并给予光照后有O2产生,同时“电子受体”被还原,此时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的最终供体物质是__________。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蔗糖以保证结构的完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NaCl溶液浓度150 mmol/L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1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该海水稻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是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后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第15天之前,胞间CO2浓度降低,色素含量下降不大;而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25更新 | 1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图甲为黑藻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乙为黑藻C4型PEP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黑藻培养条件为30℃,光照周期为14h光照和10h黑暗,光照强度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外界CO2进入细胞和H+运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CO2还可以来自_____(填场所);物质A表示_____;为物质A的还原提供能量的是_____
(2)据图甲、乙可知,黑藻密集培养的目的是创设_____的环境,因此C4途径是对该种环境的适应,说明PEP羧化酶固定CO2的能力_____于C3循环中的Rubisco,这是_____的结果。
(3)以黑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编号实验名称部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获取黑藻叶肉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后滴加0.3g/mL蔗糖溶液液泡体积缩小,液泡内颜色逐渐变深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黑藻根尖解离后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
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CaCO3以及无水碳酸钠处理过的95%的酒精观察到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与其距离最远的色素为胡萝卜素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将黑藻植株置于黑暗条件下24h,选取两片叶片,分别进行遮光和照光处理一段时间,将叶片摘下放入水中加热脱色后,分别滴加碘液照光处理的叶片呈蓝色遮光处理的叶片呈黄褐色
2022-05-27更新 | 3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