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4736330
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回答下列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类的数量变化,则为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结构应为_________;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为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推测该有害动物的数量为__________只/公顷。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左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右图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推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乙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害虫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图_______所示的类型。
2017-11-08更新 | 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者对某大型农场中不同种类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鹆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燕鹆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_____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填“大”或“小”)。当种群数量较少时,图中曲线_____(填“甲”或“乙”)代表的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2)燕鹆是蝗虫的主要天敌,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据图可知当其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原因是_____
(3)燕鹆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当种群超过S2点后,其年龄结构为_____型。当蝗虫的种群数量高于S1点或低于S1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其数量相对稳定在S1点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有限、__________等。
(4)散居型蝗虫并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释放大量“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方法的设想_____
2023-04-03更新 | 1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推进退耕还草生态工程建设。在退耕还草过程中,草原植被的优势种发生如下变化:1~2年,狗尾草等;3~6年,羊草等;7~8年后,贝加尔针茅。10~15年后恢复形成稳定的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退耕还草的过程中,第1~2年的优势种狗尾草在第3~6年时被羊草替换。此现象说明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存在____________现象。
(2)退耕还草的第7~8年内,退耕区域的贝加尔针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_。在该阶段贝加尔针茅的分布呈一丛一丛的斑块状分布,其间生长着其他的草本植物,这反映群落具有____________结构。
(3)退耕还草工程改造过程中草原群落发生了____________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该草原群落的____________将增加。15年后的贝尔针茅草原群落______(填“是”或“不是”)顶极群落,理由是____________。部分地区在退耕时种植了梭梭树等树木,经过短短几年的培育,耕地演替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护林,这种现象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草原降水量增多会引发田鼠体重增加,使田鼠存活率增大,育龄个体增多,田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若要调查一公顷范围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022-02-18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