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6 题号:14821287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
(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123456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48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万个/mL。
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增加、减少)。
(5)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增加人口密度。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此曲线______(填“有”或“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2)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如果年龄组成为稳定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3)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 B种群密度估算值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种群密度实际值。
2023-04-06更新 | 7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____头。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_____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增长属于___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上图曲线 _____________
2020-05-12更新 | 17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回答下列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_____
(2)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_____,原因是_____。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是_____
(3)若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类的数量变化,则为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结构应为_____;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在五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则该种群的密度为_____只/公顷,因动物被捕捉一次后的灵敏度提高,事实上有害动物的数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2022-08-17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