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5134942
下列实验探究中,错误的是(       
A.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要注意随机取样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C.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中,对照组的土壤要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生态缸设计要合理,生态缸口尽可能大(方便通风),且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
B.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调查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022-03-31更新 | 411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2】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内蒙古乌拉特草原草场退化现象严重,针茅属优质牧草的生长量逐年减少,狼毒等有害杂草数量不断增加并明显占优势。草原植被覆盖度和植被高度是鼠类选择栖息地的主要限制因素,当植被达到一定覆盖度和高度后,即不适合鼠类栖息,由于植被覆盖度明显减少和植被高度明显降低,使得鼠类泛滥,在鼠害严重的地区,一公顷土地上有1400多只老鼠。鼠类不仅吃草,而且挖掘洞穴,更加剧了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可采用标记重捕法统计某种鼠的种群密度
B.草场中牧草变矮、变稀疏后形成的空间结构为鼠类创造了适宜的栖息空间
C.由牧草占优势的草原转变为杂草占优势的草原,乌拉特草原未发生演替
D.停止过度放牧并适当引入鹰等鼠类的天敌,有利于草原生物群落丰富度的恢复
2022-03-08更新 | 136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B.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
C.人工鱼地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016-12-12更新 | 4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