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7 题号:15547300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是国内人工恢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近年来,该湿地引种先锋树种无瓣海桑,在恢复红树林湿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早期调查已发现,秋茄林郁闭度(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高于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林的郁闭度。科研人员对该湿地中的天然秋茄红树林与人工恢复无瓣海桑红树林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两种红树林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是优良的碳库(碳的储存库)。下列事实中支持该结论的有_____
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迅速
B.红树植物多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
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
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
(2)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主要是利用_____理论,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3)调查红树林中的大型底栖动物(如螺类、蟹类)的丰富度应选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4)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价值属于_____价值。
(5)研究发现对无瓣海桑人工林的水上部分进行修枝,可明显增加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和个体的平均重量,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但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量砍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经过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由11.4% 提高到75.5%,黑琴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大大增加,被赞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由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又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
(2)区分森林生物群落和荒漠生物群落,主要是依据它们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3)研究发现,塞罕坝还生活着118种鸟类,不同鸟类间可通过在________等方面形成差异,从而避免生态位过度重叠。
(4)塞罕坝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打造“绿色—人文—科技”的森林公园,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
(5)去除取样法所利用的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地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而花同样的捕捉力量所取得的捕获数逐渐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积量逐渐增大。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塞罕坝的黑琴鸡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6次实际调查结果。

①结合图中信息,估算黑琴鸡种群的数量应为______只。
②为使调查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参照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的要求,去除取样法调查时需要提出合理的假定条件:在调查期间,______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 9 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_____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 A 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_(较高、较低、不变),A~I 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______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_____期(早、中、晩)最高。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一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
(4)若群落 A 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演替,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其中正确的是_____
   
2023-08-10更新 | 5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热带森林中不会出现个别种类树木“独霸天下”的现象,限制某种树占统治地位的重要机制就是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专一性。树木的天敌在它周围创造出一个使其种子无法存活的区域,而一些种子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帮助下“逃出”这片“种子阴影”区,在新的落脚点存活下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的存在,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说明树木天敌能维持热带森林的________
(2)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作为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分析题干可知,真菌与树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由题干可知树木种子离开“种子阴影”区后,传播到较远的新地,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
2020-04-25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