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32 题号:15921954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端的浑善达克沙地土壤贫瘠,出现草地退化现象,为保护和恢复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系列研究。
(1)调查发现近几十年畜牧业快速发展,出现过度放牧、大量畜牧产品外销等现象,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失衡,使得土壤中氮等化学元素减少,土壤贫瘠。
(2)非豆科植物黄柳和豆科植物木岩黄芪是当地的优良牧草资源。长期高浓度 CO2实验发现:黄柳生物量无显著增加,木岩黄芪生物量增加明显。这是因为当地土壤中氮元素匮乏,导致细胞中___等物质合成不足,从而影响了非豆科植物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
(3)进一步检测黄柳和木岩黄芪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植物材料

最大光合速率

(μmolCO2·m -2·s -1

蒸腾速率

(μmmolH2O·m -2·s -1

叶片氮含量

(g•m-2)

胞间 CO2浓度/大气 CO2浓度

黄柳

19

6.3

1.1

0.61

木岩黄芪

37

6.5

1.7

0.52


①上述两种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
②据表和(2)信息分析,能否判断木岩黄芪是当地的优势种,请阐释原因_______
(4)研究发现黄柳比木岩黄芪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有机物积累量低,进一步检测黄柳和木岩黄芪相关酶的活性如图 1,相关生理过程如图 2。图 2 所示的两种固定 CO2的反应在叶片不同细胞中同时进行。

由图分析木岩黄芪在高温干旱的浑善达克沙地仍能积累较多有机物的原因_____
(5)综合以上研究,请提出修复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玉米和小麦都是重要粮食作物,研究小组对两者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图1为胞间CO2浓度对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为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得的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色素的原理是______
(2)据题图推测,图2中甲、乙曲线可分别表示______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理由是______
(3)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放置等量的玉米和小麦植株,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培养,定时检测容器中的CO2浓度,预期结果是______,且存活时间较长的是______植株。
2024-06-07更新 | 5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⑤为⑥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
(2)⑤是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⑥是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 _____
(3)写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几个因素:_____。(至少写两个)
(4)图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B点代表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
2022-10-10更新 | 8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以黑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膜上,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并将转化的能量储存在______中,用于碳反应中的还原。若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所代表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光。
(2)观察黑藻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时,将黑藻叶片直接放在较玻片上,不需要撕、切等操作,这是因为黑藻叶片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内的叶绿体存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发生分布位置改变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弱光条件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使其能____________;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两侧,以避免强光的伤害。若长期处于弱光条件下,叶绿体还可发生____________(列出1点)等适应性变化。
(3)为了探究温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黑藻置于密闭容器内,利用传感器测定容器内氧气浓度的改变量。

如图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______的变化量,代表黑藻的光合速率。若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变换图中可调光源的______
2021-06-29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