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遗传信息的转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6178649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下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为____________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由图1判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
(2)图2过程是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过程。图2中,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
(3)(本小题请用图3中字母回答)图1所示过程为图3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在正常动植物细胞内不存在图3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
(4)已知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应含碱基_____________个。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关联性
β淀粉样蛋白(Aβ)的大量沉积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AD)的一个重要原因。Aβ在大脑神经细胞轴突和神经末梢中形成,会激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阻碍神经细胞轴突的运输功能,甚至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Aβ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先经过加工形成palAPP,再由β分泌酶和y分泌酶切割产生。目前尚无治疗AD的特效药物。
长期以来囊泡运输被认为是内质网与其他细胞器相联系的主要机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内质网膜与线粒体、质膜、高尔基体紧密连接,这种细胞结构间形成的微小膜连接称为膜接触位点。尽管这些接触通常只涉及膜表面的很小部分,但对胞内通信却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最典型的膜接触位点是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接触部位——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MAM上存在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调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许多研究表明MAM与AD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研究显示,在AD模型小鼠中,线粒体内Ca2+的增加与Aβ斑块沉积和神经元死亡有关。MAM是调节Ca2+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关键点。内质网膜上的Ca2+释放通道被激活后,通过MAM控制Ca2+从内质网顺浓度梯度向线粒体转移。线粒体中过量的Ca2+会干扰细胞呼吸,增加活性氧的生成;同时Ca2+浓度异常会触发内质网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神经元死亡,引发AD。
新的研究表明,在神经元轴突中的MAM是palAPP受到β分泌酶加工并制造Aβ的场所。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抑制MAM关键基因的表达,或者降低MAM的数量或活性,以期阻止或减缓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疾病进展。
(1)APP加工成palAPP后,导致其__________改变,从而被β分泌酶切割产生AB。
(2)由材料可知,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通过囊泡运输和____________,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信息,Ca2+浓度异常引发AD的原因是:在MAM的调控下,Ca2+__________转出,过量的Ca2+干扰了氧气在___________与[H]的反应,产生过多活性氧;同时Ca2+浓度异常会___________,从而导致神经元死亡。
(4)下列能够支持神经元MAM是制造Aβ的场所的证据有____________。
A.Ca2+通过MAM以顺浓度梯度的方式进行运输
B.palAPP主要富集在人和小鼠神经元细胞的MAM中
C.抑制MAM关键基因的表达,会阻碍β分泌酶切割palAPP
D.AD模型小鼠神经元的MAM中存在有活性的β和y分泌酶
2022-04-29更新 | 69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转铁蛋白受体参与细胞对Fe3的吸收。下图是细胞中Fe3含量对转铁蛋白受体mRNA稳定性的调节过程(图中铁反应元件是转铁蛋白受体mRNA上一段富含碱基A、U的序列)。当细胞中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不能与铁反应元件结合,导致转铁蛋白受体mRNA易水解;反之,转铁蛋白受体mRNA难水解。
   
(1)合成转铁蛋白受体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_,该模板被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mRNA的5'端位于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若转铁蛋白受体基因中某碱基对缺失,则合成的肽链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
(3)若转铁蛋白受体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mRNA中有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铁反应元件能形成茎环结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当细胞中Fe3不足时,转铁蛋白受体mRNA将难被水解,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反之,转铁蛋白受体mRNA将易被水解。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Fe3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细胞内___________的浪费。
2023-07-15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R环结构包含2条DNA链、1条RNA链,即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与模板链结合难以分离,形成RNA--DNA杂交体,另一条游离的DNA链是非模板链。下图是R环结构及其对DNA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稳定性等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的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同一场所,所以,该DNA不可能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
(2)能使DNA双链解旋的酶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是图中的__________
(3)过程③中,一个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团队发现了蛋白质X,蛋白质X与识别、降解R环结构的机制有关,从而使DNA恢复双螺旋结构。细胞内存在降解R环结构机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27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