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 题号:16245043
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中的Bt抗虫蛋白基因(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的愈伤组织细胞,鉴定后,将含抗虫基因的受体细胞组织培养获得棉花植株。经棉铃虫饲喂实验,发现棉花植株并无抗虫性状,科学家提取棉花叶片细胞中的有关成分进行了如下操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若能检测到Bt抗虫蛋白,则可能是抗虫基因表达效率低
B.若经A检测确定细胞中无Bt抗虫蛋白,可采用PCR等技术检测细胞中的RNA,若测到Bt抗虫蛋白的mRNA,则可能是抗虫基因能转录,但不能正常翻译
C.若经B检测确定细胞中无Bt抗虫蛋白的mRNA,可采用PCR等技术检测细胞中的DNA,若能检测到抗虫基因,则可能是抗虫基因反向插入载体DNA分子中
D.若经C检测确定细胞中无抗虫基因,则可能是将没有目的基因的载体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初步探究某动物phb2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原因,研究者从基因数据库中获取了该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简称phb2基因),大小为0.9kb(碱基对),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该蛋白。图1为所用载体图谱示意图,phb2基因序列不含图1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再用选中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CR技术扩增phb2基因一般在添加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B.图2中2号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C.为使phb2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的phb2基因两端分别引入Pvit II和EcoR I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D.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蛋白质,利用抗原-抗体杂交可检测phb2基因是否表达成功
2023-06-26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解决马铃薯质量退化和产量下降的有效方法。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茎尖离体培养大致过程如图1所示,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苗的脱毒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马铃薯脱毒苗培养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核全能性
B.图1中都必须保持在无菌无毒环境下培养
C.可采用抗原-抗体分子杂交方法检测病毒蛋白质基因
D.由图2可知,应选大小为0.27mm的茎尖外植体进行马铃薯脱毒苗的培养
2023-06-01更新 | 2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制剂,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下图为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的部分操作,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①③中都需要用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B.过程②需用热稳定性DNA聚合酶,②操作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
C.过程③操作要注意干扰素基因上有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
D.过程④为目的基因的导入,最后必须对干扰素进行功能活性鉴定
2023-08-25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