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6682691
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的菌体
D.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22-23高三上·河南开封·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的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达K值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2020-04-13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属于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某地区的麻雀有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B.利用标记重捕法可精确计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
C.黑顶麻雀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D.种群密度能反映一定时期山麻雀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022-01-21更新 | 190次组卷
【推荐3】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研究人员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桃蛀螟雄性成虫,在防治虫害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桃蛀螟卵的种群密度
B.通过性引诱剂诱捕桃蛀螟雄性成虫主要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降低种群数量
C.在没有人为干预的自然条件下,桃蛀螟的种群数量一直增长,无K值
D.仅调查桃蛀螟的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