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6837741
图1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蛋白S(刺突糖蛋白)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蛋白M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图2表示科研人员研制新冠疫苗的一条技术路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S和ACE2受体的化学本质__(填“相同”或“不同”),蛋白M在免疫过程中属于_
(2)图2中,过程①需要的一种特殊酶是____。过程②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形成的重组DNA中含有的组件包括____(答出2点即可)。
(3)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_______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4)疫苗Ⅱ导入实验动物体内,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引起免疫反应,理由是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针对病毒的疫苗有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等。下图为其中某病毒一种疫苗的研发思路,图中①~⑦表示过程,B图中箭头指示NcoⅠ、SphⅠ、NheⅠ、BamHⅠ的酶切位点(四种酶的识别序列详见表),标记基因SUC2控制合成蔗糖酶,使P型酵母菌能利用培养基中的蔗糖生存。

限制酶

NcoⅠ

SphⅠ

NheⅠ

BamHⅠ

识别序列

和切割位点

C↓CATGG

GCATG↓C

G↓GATCC

G↓CTAGC

   
(1)图中①过程需要先通过______过程得到cDNA,再利用PCR扩增S基因,若扩增5个循环,则需要引物______个。
(2)为使③过程顺利进行,需先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割质粒B。
(3)为达到利用标记基因筛选的目的,非转基因的普通P型酵母菌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4)重组疫苗注入志愿者体内后,S蛋白基因指导合成的S蛋白作为______,刺激机体产生能与之相结合的抗体,抗体的分泌量可作为检测疫苗对志愿者免疫效果的指标。参加临床试验的志愿者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填“有”或“无”)该病毒感染史。
2023-07-26更新 | 1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的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较宽的棘突蛋白(S蛋白),其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如下图1);为了尽快遏制住病毒的传播,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某种疫苗的过程中,将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接种到健康猴子体内后,抽取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测定(如下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
(2)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棘突蛋白(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______结合,从而入侵人体细胞,寄生在宿主细胞中。
(3)为预防新冠病毒,我国政府为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人体接种后是安全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疫苗中的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4)科研人员得到图2结果的实验中,实验组注射灭活的疫苗,对照组注射______。据图判断实验组在接种后42天前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由______分化而来,在第42天两条曲线出现拐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02-13更新 | 3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_功能;另一方面,辅助性T细胞活性也下降,则___________的分泌量会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细胞毒性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和裂解能力。当HIV刚进入体内感染辅助性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_____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中_______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辅助性T细胞成为相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Ca2+内流,之后引发__________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动作电位无改变, ___________释放量减少,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2023-08-10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