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7056700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图3表示一株猕猴桃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CaCO3,加入CaCO3目的是_______。长时间浸泡在无水乙醇中的绿色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
(2)图1 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图2 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 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3)图3中,从_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同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具有很强的耐旱、耐寒、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苗多为绿色,但可在玉米田中偶见白化苗或黄化苗,若要验证异常幼苗的叶肉细胞内的色素种类,常用_____________提取色素,并用___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与绿色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相比,黄化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中________________颜色的色素带缺失或颜色极浅。
(2)究表明,玉米耐干旱可能与其特殊的光合作用途径有关。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含有叶绿体,两类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反应,且含PEP羧化酶,该酶可以催化CO2与PEP合成四碳化合物(C4),C4转移至维管束鞘细胞中后,可分解释放出CO2,此后CO2参与卡尔文循环,利用来自叶肉细胞的ATP和[H]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具体过程如下因所示。具有这种CO2固定途径的植物称为C4植物,如玉米;把CO2直接同定生成C3的植物称之为C3植物,如小麦。

据图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①由上述过程推测,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上很可能缺乏__________________,叶肉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光反应产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通道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PEP羧化酶对CO2有较强的亲和力,综上分析,玉米在干旱条件下光合速率不受显著影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图所示为玉米与小麦的光合速率与环境CO2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玉米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1更新 | 60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表示某次光合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细菌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不同光质及其组合会影响植物代谢过程,研究人员以某高等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白光蓝光红光
气孔导度1.001.830.69
胞间CO2浓度1.000.550.76
光合速率1.001.630.91
   
(1)高等绿色植物中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脂溶性光合色素,常用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对色素进行提取,用___________法对色素进行分离。据图分析,与菠菜叶相比,蓝细菌不含有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区别是___________
(2)光合色素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中的化学能,可用于碳反应中_________过程;碳反应产生的三碳糖通常运到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3)植物光合速率检测指标往往可采用___________量来表示。
(4)若突然将蓝光照射组的蓝光减弱,则短时间内五碳糖/三碳酸的值将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5)据表分析,相对于红光,蓝光照射下植物的胞间CO2浓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3-20更新 | 5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光照条件,形成了多种光保护机制,包括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机制(NPQ)和D1蛋白周转依赖的PSⅡ损伤修复机制。重金属镉(Cd)很难被植物分解,可破坏PSⅡ(参与水光解的色素-蛋白质复合体),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_________。PSⅡ中的色素可用_______(溶剂)进行提取。
(2)为初步探究转甜菜碱基因(BADH基因)番茄株系抵抗Cd2+毒害的机理,研究人员用野生型番茄(WT)和转BADH番茄株系(L7、L10、L42)进行实验,检测其甜菜碱(GB)的表达量(图甲),再用5mmol/L的CdCl2培养液对其根系进行处理,检测番茄叶片的Cd2+含量,结果如图乙。

据上图推测,转BADH基因番茄株系抵抗Cd2+毒害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叶黄素循环是紫黄质脱环氧化物酶(VDE)和玉米黄质环氧酶(ZEP)介导的紫黄质(V)、花药黄质(A)和玉米黄质(Z)3种组分的相互转变。光能过剩时,V在VDE的作用下发生脱环作用经A转化成Z,Z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可激发并促进NPQ,耗散多余的光能,减少对PSⅡ的损伤。ZEP可催化Z重新环化并经A形成V。已知VDE在酸性条件下被激活,ZEP在碱性条件下起作用,推测光照过强时植物NPQ得以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番茄光保护机制中的作用,科研人员用叶黄素循环抑制剂(DTT)、D1蛋白周转抑制剂(SM)和5mmol/LPI20的CdCl2处理离体的番茄叶片,检测PI值(性能指数,反映PSⅡ的整体功能),结果如图丙。

据图分析,镉胁迫条件下,叶黄素循环对番茄的保护比D1周转蛋白对番茄的保护__________(填“强”“弱”“相等”),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