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1 题号:17430441
视网膜内的视杆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其外段膜上有相当数量的Na通道开放并有持续的 Na内流,引起视杆细胞的静息电位远小于其他细胞,而内段膜有 Na泵的连续活动,将Na移至膜外,这样就维持了Na的平衡。当受光刺激时,Na通道关闭,使得膜内外电位差加大,这种膜电位的变化传至视杆细胞内段和终足部位,引起终足处释放神经递质,导致视神经兴奋,兴奋传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视杆细胞膜上Na的内流属于协助扩散
B.膜电位的变化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至终足处
C.终足处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D.光刺激引起视觉中枢产生视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针刺手指,人会快速抬手避开,并有刺痛感,下图①~⑤表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④处手会收缩,这不属于反射
B.刺痛感先于抬手动作发生
C.电击④处会引起拍手并产生刺痛感
D.完成此抬手动作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2023-01-14更新 | 2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感觉。研究表明,在拔除牙齿等手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咀嚼等重复性温和运动可以逐渐增强受刺激组织的敏感性,使人的味觉得到改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拔除牙齿等手术破坏了形成味觉的反射弧
B.味觉的改善过程中可能有新的反射弧形成
C.咀嚼等重复性温和运动只能促进原有神经通路的恢复
D.味觉形成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021-09-07更新 | 6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已知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指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
B.人体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退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该农药可使乙酰胆碱持续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若降低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升高
7日内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