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0 题号:17572014
材料: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点,使得肿瘤增长速度大于血管新生的速度,这使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1)下图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①物质A是_________,A可以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②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可以使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线粒体________(填“分裂”或“融合”)。
③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_________、内膜融合蛋白QPA1共同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使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
(2)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标组别

细胞耗氧速率

线粒体ATP产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线粒体嵴密度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的量

甲组:常规培养组

4.2

1.0

0.35

10.1

0.91

1.01

乙组:营养缺乏组

5.6

1.4

0.28

17.5

2.39

0.25

丙组:营养缺乏+

抑制DRP1S637磷酸化

3.1

0.8

0.38

9.8

1.22

1.22


注:线粒体嵴密度=嵴数目/线粒体长度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磷酸化增强
(3)下图表示217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DRP1S637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_______
(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如: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药物转运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Hep细胞与人成纤维细胞具有相同的核酸
B.衰老的肝细胞中细胞体积与细胞核体积均变小
C.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D.hiHep细胞的成功诱导为治疗重症肝病提供了可能性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B.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说明已发生了细胞分化且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内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6)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通过着丝粒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为动物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完成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其合成部位是________,它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的部位需要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图中需要提供氨基酸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用某药物抑制①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____受到影响(填“会”或“不会”)
(3)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遗传病由核基因和线粒体上基因共同控制。一对患病夫妇(二者的致病基因存在于细胞内不同结构中)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儿子,由此推知其母亲患病是因为_________(填“核基因”或“线粒体上基因”)异常。
2021-11-14更新 | 2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至戊表示 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植物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气体交换的几种不同情况。请据图 回答:

(1)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A时,则对应的是____(乙/丙/丁/戊)图。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B一C段(不含B点)状态时,则对应的是______(乙/丙/丁/戊)图。C点 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2)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A一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C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CO2浓度增大,则B点____(左/右/不)移,如果A点时CO2 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C点时O2产生量为___μ.mol/m2·s (假定该过程植物呼吸速率不变)。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019-03-12更新 | 2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为了研究真核细胞能量供应的调节机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1)图1是细胞中葡萄糖和亮氨酸的代谢过程模式图,虚线框中的代谢途径是发生在线粒体中___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

(2)亮氨酸可通过②过程转化成________,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完成物质的氧化分解,也可通过③__________过程生成蛋白质。
(3)细胞中L酶可感知葡萄糖的含量,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L酶将与亮氨酸和ATP结合(如图2),促进tRNA与亮氨酸结合,进而完成蛋白质合成。L酶对高浓度葡萄糖的感知,增强__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过程,抑制_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过程。
(4)基于前期大量研究,科研人员对L酶与亮氨酸和ATP的结合(图2)提出两种假设。假设Ⅰ:亮氨酸和ATP竞争结合L酶的位点2;假设Ⅱ:L酶的位点2与ATP结合影响L酶位点1与亮氨酸的结合。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针对位点1和位点2分别制备出相应突变体细胞L1和突变体细胞L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后检测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3、4所示。

①由图3可知,只添加10μmol[3H]ATP,野生型放射性相对值为_____,说明各组测得的放射性强度都以野生型放射性强度为基数。加入10μmol[3H]ATP+10 mmolATP可明显降低野生型放射性相对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结果,支持假设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缺乏葡萄糖条件下,L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请解释在缺乏葡萄糖的条件下细胞能量供应的具体机制___________
2020-05-12更新 | 6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