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7669274
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据图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免疫活性物质等组成的。
(2)免疫系统具有_____等三大基本功能。
(3)图中甲细胞是指_____,乙细胞是指_____
(4)图中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的是_____
(5)据图分析,机体中B细胞生长因子含量降低,可导致_____,从而使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6)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主要方法是核酸检测,有时还可以通过血清抗体检测进行间接的判断。核酸检测通常利用RT-PCR技术,取待测人员鼻咽部标本,提取其中的RNA,配置RNA反应体系,放入PCR仪器中,在PCR仪检测的过程中,如果标本中有新型冠状病毒,会合成相应DNA,此合成过程被称为_____过程;血清抗体检测通常利用经特定处理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制成的检测试纸,检测的原理是_____。以上两种检测方法中,_____更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EV71中,病毒结构蛋白1(VP1)为主要的中和抗原(中和抗原与中和抗体结合后能阻止病原体入侵与增殖)。下图为利用重组大肠杆菌表达VP1蛋白,并以VP1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重组大肠杆菌中,由EV71病毒的RNA构建cDNA需经过_____过程,随后c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需要构建表达载体,常用的表达载体是_____
(2)在小鼠腹腔内注射VP1蛋白进行免疫,在35天获取B淋巴细胞悬液进行融合。在获取B淋巴细胞前3天需在腹腔再次注射VP1蛋白,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3)缺失HPRT基因的细胞无法在HAT培养基中生存,HAT培养基可以筛选出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其它细胞都会死亡。据此推测,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缺失HPRT基因的细胞是_____(填“大肠杆菌”“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
(4)在杂交瘤细胞筛选培养过程中需在培养基中添加胎牛血清,并置于37℃、50mL/L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_____
(5)该单克隆抗体成功制备后,对于防治手足口病有什么作用?_____
2023-02-17更新 | 14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当人被银环蛇咬了之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__
(2)在图1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___(填代号)。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中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的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线形参照曲线a、b)。_______________
2020-11-18更新 | 96次组卷
【推荐3】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方式共同将其清除。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症状除持续发热外,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这一过程的中枢在____部位。
(2)图甲中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有____(填序号),活化细胞④需经过部分病原体直接与细胞④接触和____这两个信号的刺激和③物质的共同作用,物质③的具体作用是____
(3)由图乙中,免疫细胞能接受神经递质和激素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上具有____
(4)注射埃博拉疫苗可较长时间预防埃博拉,其机理是____
(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康复一段时间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
2024-01-30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