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 血压及其调节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7869478
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实质性病变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Na+重吸收,同时排出K+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与过程①相比,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过程②的特点是_____
(2)图中直接使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若肾性高血压不加干预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高血压更严重,这种现象是_____调节的结果。
(3)临床上,医生在诊断高血压时,要测定血浆醛固酮的含量,这是因为醛固酮分泌增加可促进_____对Na+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_____,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4)发生肾性高血压后,医生提醒要低蛋白饮食,其原因是_____,请你也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_____
【知识点】 血压及其调节解读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高血压是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症群,以体循环血压的异常升高且超过140/90mmHg 为主要临床特征。高血压是中风、心梗、心衰竭及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下图为肾 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拮抗剂,可用于肾性高 血压的治疗。
   
(1)图示血压的调节中,与过程①调节方式相比,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过程②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由图可知,能够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
(3)实验发现,注射抗利尿激素会导致高血压加重,原因是__________
(4)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过量服用降压药缬沙坦后,会出现高血钾的症状,原因是______
(5)血管收缩素Ⅱ能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有研究发现过强的炎症反应会使血管弹 性和结构受损引起高血压。因此抗炎治疗是改善高血压的新思路。白细胞介素-22(IL-22)是 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某团队研究了 IL-22 对小鼠 血压的影响。
实验材料:适龄、血压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45 只,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血管收缩素Ⅱ溶液和抗 IL-22 抗体溶液,生理盐水等。
①下表是实验的一些步骤,请根据题意完成表格内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过程

实验动物选

择和处理

将小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抗IL-22抗体组。_________   小鼠通过微型渗透泵植入的方法持续微量输入血管收缩素Ⅱ,对照组小鼠用同 样的方法输入______。另外,抗IL-22抗体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抗IL-22抗体

血压监测

分别于注射前1d,注射后第1、7、14、21、28 d利用小动物无创血压仪检 测小鼠的血压变化,为降低误差,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血清学检测

实验28 d后,采集外周血,离心后收集血清,检测_____________ 和其他促炎因子的含量

②图是各组小鼠血压检测的结果图,注射前各组小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注 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升高,出现高血压症状;与模型组相 比,抗 IL-22 抗体组        ______ 。分析可知 IL-22 在血管收缩素Ⅱ介导的升压反应中具 有重要作用。
   
2023-08-11更新 | 138次组卷
【推荐2】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6.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8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如图为血压调节的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AI),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AII)。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图中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血容量升高的机理是__________
(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__________。对三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三组小鼠血压、AI含量、AII含量。
②对甲组和乙组小鼠按40mg/kg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对丙组小鼠的处理是__________
③持续处理四周后,再次测量三组小鼠血压、AI含量、AII含量,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是,血压:乙组>甲组≈丙组;AI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II含量:乙组>甲组>丙组。这说明卡托普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__________酶的活性,进而使AII的含量下降,导致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__________,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
2024-02-04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