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2 题号:17899195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若干天,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____(填“b” “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II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II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xlmmx0.1mm)进行计数,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棉蚜主要为害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通草蛉是棉蚜的捕食性天敌。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释放普通草蛉和施用农药分别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田中的棉蚜减退率如下表。

处理后天数(d)

棉蚜减退率(%)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对照(不作处理)

7

35

81

-45

14

41

-78

-78

21

56

-81

-98


备注:棉蚜减退率(%)= 处理前棉蚜数-处理后棉蚜数× 100%处理前棉蚜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验田中分为5个地点分别调查,每点调查10株植物上的棉蚜数量,该过程采用的是____取样法。
(2)实验期间,生物防治田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____死亡率,对照组棉蚜种群数量呈____型增长。
(3)在“植物→棉蚜→普通草蛉”食物链中,普通草蛉属于______级消费者,普通草蛉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普通草蛉同化,另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这里提到的“另一部分的能量”属于第___营养级的能量。
(4)对棉蚜的长期防治应以_____防治为主,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0-04-07更新 | 5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上海崇明东滩湿地是亚太地区水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互花米草用作防风消浪。十几年后,调查发现该湿地鸟类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大大降低。
(1)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入侵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常呈现“_____”形增长,在与本地植物的_____中逐渐占据优势。
(2)该湿地中的鸟类,有的以海三棱藨草的球茎和小坚果为食,有的以芦苇的嫩芽为食,还有的捕食生活在潮沟里的鱼类及底栖动物,但多数鸟类均不采食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还堵塞了潮沟。请用流程图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导致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原因_____
(3)2012年启动的“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采用人工刈割、使用除草剂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治理互花米草。下图表示该湿地鸟类种类与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研究者进一步构建了互花米草资源化利用工程,模式图如下。

①图中a表示互花米草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b表示_______________
②此生态工程对互花米草进行了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了_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2022-05-20更新 | 12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1年,四川长江重点水域开启“十年禁渔”。三年来,累计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203种(占历史曾分布鱼类总数的84%),长江鲟、胭脂鱼等保护鱼类出现频率大幅提升,鱼类资源恢复趋势向好。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的全部鱼类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理由是___
(2)调查长江鲟、胭脂鱼等鱼类的种群密度时,不适于用样方法的原因是___
(3)开启“十年禁渔”,不仅可改善长江流域鱼类的生存环境,使长江鲟、胭脂鱼等保护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而且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容纳量是指___
(4)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看,可以预测“十年禁渔”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增强,原因是___
2024-05-23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