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7921736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C.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试管静置后,对下层液体取样进行计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B.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
D.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成虫)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
2021-07-15更新 | 3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实践活动中的相关措施或方法不科学的是(  )
A.调查野外某些小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可以从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等方面入手
C.在油菜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防止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
D.在农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和无毒蛇,可以达到防治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2019-06-23更新 | 2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完成
B.短时间内,乙数量增加对提高丝瓜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用标记重捕法统计甲、乙成虫数量,可计算出该丝瓜地昆虫的种群密度
D.当甲、乙与丝瓜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维持在10%时,该生态系统达到了稳态
2019-04-08更新 | 8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