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7 题号:18056789
为促进我国近海渔业发展,科学家以渤海某海洋牧场为实验组,周围区域为对照组进行营养结构研究。下图为两组中部分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实验组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实验组比对照组稳定性更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大泷六线鱼是海洋牧场的重要经济鱼类,实验组中投放了大型藻类和刺参,使大泷六线鱼的营养级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__(升高/降低)了,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存在大量碎屑,碎屑一般由浮游动、植物遗体及浮游动物排泄物组成。碎屑可以作为很多生物的食物,也可以被分解产生无机盐。碎屑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过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过多的藻类又会引起碎屑增多,这些因素会使水质下降,此时有效改善水质的措施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花蔓泽兰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恶性入侵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入侵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生态系统后,会迅速繁衍,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生态经济损失。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小花蔓泽兰入侵程度加强,昆虫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下表:
群落类型未入侵轻度入侵重度入侵
昆虫(种)1107555
碳储量(吨/公顷)植被60.248.635.7
凋落物2.13.84.8
土壤180.9151.0122.8

(1)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该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
(2)小花蔓泽兰入侵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生态系统后,数量会迅速增加,从种群数量特征考虑,其种群密度增大的直接原因是_____,小花蔓泽兰长势参差不齐、有高有矮,这_____(填“体现”或“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3)从上表可知随小花蔓泽兰入侵程度的加强,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依据是_____
(4)从上表可知小花蔓泽兰入侵造成昆虫种类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022-12-01更新 | 1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成分外,还包括无机物、有机物、气候、______共七大成分。
(2)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湖泊中浮游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______层,经调查,该湿地的水草数量和种类在冬季和夏季有明显的区别,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4)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草食性鱼类的数量,若因标记不当,导致带有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捕食,则估测数值会_______
(5)若因为人为原因,导致肉食性鱼类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猛禽的数量变化是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1-03-14更新 | 124次组卷
【推荐3】“一鲸落,万物生”,2020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鲸落。鲸落是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鲸落从盲鳗、睡鲨等食腐动物的啃食开始,到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入驻,接着鲸骨的脂类在厌氧细菌的分解中释放硫化物,一些硫细菌可通过氧化这些硫化物来制造有机物,为深海贻贝、蛤和海蜗牛一类生物提供营养。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成为一大批海洋生物的宜居场所。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材料中硫细菌属于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流入鲸落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3)鲸落中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大致可分为“大型食腐动物→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厌氧细菌→礁岩”四个阶段,时间可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与“裸岩→地衣”的演替相比,时间更____(长/短),原因是____
(4)在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一些依赖鲸落生存的物种也受到严重威胁。请你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提出合理的措施和建议(至少答两点)。____
2024-02-23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