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6 题号:18065998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022年11月在湖北武汉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由于围垦、养殖等人类活动,金银湖水质一度变差。近年来,武汉在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之间全面实施“退养还湿”和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C表示________,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500J/(cm2·a)则第二至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若研究一个月内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变化情况,图中未显示出来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

(2)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根据各种植物在湿地群落中的生活习性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________关系。补种的植物应尽量选用本地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经过生态修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原因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活水公园是为净化河流水质而建设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原理是通过人工湿地的吸附、过滤和微生物的分解,在维持湿地生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净化水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厌氧池、兼氧池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分中的____________,这些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植物浮床上除了种植漂浮植物,还种植了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此种植方式可防止因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造成的水华,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空间位置设计上,植物浮床处理系统位于厌氧池和兼氧池下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该湿地公园的建立,既净化了河流水质,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5)植物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返回水体会造成二次污染,请据此给公园的后期管理提出合理的方案:____________
2021-02-15更新 | 24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及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桫椤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桫椤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_______方法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__________调查取样。
(2)桫椤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桫椤的这种__________结构差异是由生活环境和桫椤的生长发育不同造成的。
(3)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种群中桫椤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

注:I:幼苗阶段;II:幼株植物;III小型植株;IV中型植株;V中大型植株;VI大型植株
①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_______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型。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______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__型。
③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_________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________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总群数量变动。
2016-11-26更新 | 12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需要经历石漠化阶段→草丛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顶极群落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一个群落会替代另一个群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石漠化阶段应该引进优良的草种,如三叶草,而不能引种构树、盐肤木等灌木树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顶极群落阶段,动物具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3)在顶极群落阶段调查发现甲、乙两种鸟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是捕食者,两种鸟类在长期的共同进化过程中,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22-01-27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