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4 题号:18323384
1935年加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它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利用其鲜叶浸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种子,测定其对种子幼根生长抑制率,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_______,能将碳元素最终以________形式固定下来。
(2)实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小麦和绿豆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
(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植物入侵的原因。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条件,对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比较,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上述实验设计中,设置的不同土壤条件是________,除此而外,该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还有_______
②资源竞争干扰率这一指标反映本地化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则资源竞争干扰率等于生物干扰率减去化感作用干扰率。基于实验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理由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如图所示为某地区20年间兔子和狐狸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已知该地区兔子的主要天敌是狐狸,而狐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兔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物甲和乙分别是兔子和狐狸,请写出该判断的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方法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大,请写出导致结果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3)狐狸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而兔子同样能依据狐狸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现象可反映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03更新 | 472次组卷
【推荐2】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作答:

(1)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演替。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调查栎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发现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3)退耕还林之后该林地多了很多动物,该林地中,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 2 点)。
(4)退耕还林是一种效果非常良好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在自然环境不改变的条件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却很难建立起林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5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生物群落产生了较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比较冻原生态系统和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冻原生态系统______
(2)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对该地区群落的演替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3)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森林覆盖率只有11.4%。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在对遭受破坏的塞罕坝林场进行恢复时,人工种植的品种应该选择具有______特性的本地物种。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该群落的单位面积CO2吸收量显著上升,原因是______
(4)前几年,某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当地的原始森林改造成了人造马尾松林。随后的几年中,该人造林受到松毛虫的侵害,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林场工作人员用农药物进行灭虫,但效果很难持久有效,原因是______。请提出一个能长久防止害虫种群爆发的措施,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3-08-23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