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7 题号:18503008
在过去的两千年时间里,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是鸟类保护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传统的标记重捕法对于生性隐秘、不易捕捉和观察的濒危鸟类而言调查难度大。我国科学家发展出的鸣叫计数法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先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某种树莺的鸣唱,然后对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能精准的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并在野外较大种群(139只)中实现了基于鸣唱辨别个体的实验。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此方法对于鸟类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标记方法
B.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内稳定性的特点
C.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间差异性的特点
D.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动物行为信息的传递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斑马的黑白条纹令人类很是好奇,研究发现,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该斑马群属于同一种群,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
B.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的成功率越低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斑马群的发展,斑马与其捕食者共同进化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斑马群时发现第二次捕获更难,则斑马群的实际值会大于计算值
2021-02-10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群落的空间结构
B.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获得准确的种群密度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2019-09-21更新 | 3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研人员连续多年检测某生态系统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名称

各年份动物A和动物B数量/只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动物A

10×102

17×102

5×102

7×102

13×102

20×102

16×102

动物B

10×103

4×103

8×103

14×103

16×103

12×103

7×103


A.动物B在2011年时丰富度最大
B.两种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
C.动物B某个体同化的能量约10%~20%传递到A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体的标记物脱落,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2021-12-24更新 | 4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