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细胞工程 >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342 题号:18580001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丙肝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下图为利用小鼠甲为实验材料研制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除营养物质外还要添加一定量的血清
B.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其置于含有95%O2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C.图中筛选1的目的是获得杂交瘤细胞
D.若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HH,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SS,在两两融合后基因型可能有HHSS、HHHH、SSSS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A.PCR 技术——扩增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制备血清抗体
C.X 射线衍射技术——看到暗—亮—暗的细胞膜结构
D.细胞融合技术——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2020-07-17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长时间浸泡的木耳可能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其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是一种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的毒素。米酵菌酸分子量较小不能单独引起免疫反应,在制备米酵菌酸单克隆抗体时,要先将米酵菌酸分子经特定处理后,再将其多次注入小鼠,经测定相关指标合格后,才从脾脏中提取相应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米酵菌酸分子经特定处理的目的是制备供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
B.经特定处理的米酵菌酸分子多次注入小鼠是为了促进记忆B细胞的产生
C.处理后的米酵菌酸分子注入小鼠的次数是由血液中米酵菌酸分子的浓度决定的
D.从脾脏中提取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两两融合形成多种杂交细胞
2022-06-13更新 | 1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对于下面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均是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的
B.④中的筛选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
C.②促进细胞融合时可用聚乙二醇来诱导
D.⑤是可以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细胞群
2021-06-05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