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9 题号:18609242
如图是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编号表示过程。

(1)图中结构X是 _____,可被碱性染料 _____染成深色。
(2)某小组进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计划搭建一个由44个脱氧核苷酸的DNA片段,其中含10个腺嘌呤。下列是组内同学准备的四项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A.12个鸟嘌呤代表物
B.10个胞嘧啶代表物
C.44个核糖代表物
D.45个磷酸代表物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后,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实验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
B.两组实验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含35S,都不含有32P
C.细菌为子代噬菌体的繁殖提供原料
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4)真核生物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_____,需要的原料是 _____。过程④的名称是 _____,过程⑤表示遗传信息的 _____过程。
(5)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A.B.
C.D.
(6)若A的模板链序列为5′﹣GGACTGATT﹣3′,则B的序列为       
A.5′﹣CCUGACUAA﹣3′B.5′﹣UUAGUCAGG﹣3′
C.5′﹣AAUCAGUCC﹣3′D.5′﹣GGACUGAUU﹣3′
(7)与①过程相比,③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A.G﹣CB.A﹣UC.A﹣TD.A﹣C
(8)如果过程①中出现差错,导致A分子上某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但产生的C没有发生改变,其原因可能是       
A.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
B.多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过程①②⑤所需要的酶没有发生变化
D.A序列的改变不可能影响C的序列
(9)图中各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内能发生的过程是       
A.两者都有①②⑤B.前者有①②⑤,后者有②⑤
C.前者有②⑤,后者有①②⑤D.两者都只有②⑤
(10)下表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决定丝氨酸的相关碱基,据表推测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
DNAGT
T
mRNA
tRNAG
氨基酸丝氨酸
(11)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催化作用下添加甲基,高度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在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多数发生在胞嘧啶碱基,甲基转移酶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在细胞中普遍存在,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


请据题干和图中所示信息及分析,下列有关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B.一个DNA分子只能连接一个甲基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转抗寒基因PgLCBF1的月季石榴,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pB1121的复制原点中A-T比例高,有利于______________。过程①用限制酶XbaI分别切割质粒和抗寒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筛选时,应将菌液用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培养,使用的培养基除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外,还应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过程③扩大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转基因农杆菌借助萌发的花粉管运输,将PgLCBF1导入_______________中,最终获得转基因种子,经播种、筛选出抗寒月季石榴新品种。与农杆菌直接转化月季石榴叶肉细胞相比,花粉管通道转化法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上述农杆菌菌液浸染的合适介质和时期,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简要操作过程
采集花粉摘取花粉成熟的月季石榴花,自然阴干,收集花粉
配制不同介质配制植物组织培养液(MS)、质量浓度为5%蔗糖溶液、MS+5%蔗糖混合溶液
配制农杆菌浸染液取5mL转基因农杆菌菌液,分别与①_______________混匀
______________蘸取收集好的花粉,轻轻点涂在花柱的柱头上
浸染转化分别在授粉时和授粉后24h,选择柱头未开裂的花,③______________,并作标记,每个处理浸染10朵花。
结果统计分析分组获得月季石榴种子,催芽播种、培植植株,统计坐果率、种子出芽率和转化阳性率。(坐果率=坐果数/浸染花数×100%;出芽率=出芽数/播种数×100%;转化阳性率=转化成功的株数/播种数×100%)。

2022-05-12更新 | 73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级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互补方式是_______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相应部分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
(4)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
(5)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
A.作为遗传物质       B.传递遗传信息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2017-12-26更新 | 28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科学家为探究DNA分子是否存在更多的碱基配对方式,在DNA分子中引入两种新的碱基(用X和Y代表),结果形成了非天然碱基对。
(1)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连接两条DNA单链的结构是_______
(2)科学家将野生型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进行单个碱基对替换得到两种突变基因(如图1所示),然后将这些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有的组里还添加了人工tRNA(见表1),培养时加入所需物质后检测GFP基因的表达,结果如图2.(注:丝氨酸密码子AGU,终止密码子序列为UAG,UAA,UGA。)


①为保证GFP-b突变基因能顺利转录需要在普通培养液中额外添加_________
②第2组中没有GFP蛋白,而第3组中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③第4组中荧光强度比第2组高,可能是因为细胞中原有的tRNA与mRNA上的_______密码子产生了少量的特异性结合。为了验证此假设,可以测定第1组和第5组实验中得到的GF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实了这种假设。
④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因此X-Y碱基对可以作为DNA中一种新的碱基配对方式。
(3)有人认为新的碱基配对方式能够帮助向蛋白质中引入新的氨基酸而赋予蛋白质新的结构和特性,为此需要对天然tRNA分子进行哪些改造?_________
2019-12-08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