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8736668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

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 10mL 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_________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 α 的角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 b 时刻用血球计数板(400 个小方格体积为 1mmx1mmx0. 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 24 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 1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 K 值约为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2021-05-19更新 | 3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綦江古剑山,俗称“鸡公嘴”,拥有“川东小峨眉”的美称,是人们休闲打卡的好去处,某小组为了研究綦江古剑山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hm-2

%

密度/株hm-2

%

密度/株hm-2

%

A

1166

100.00

0

0

0

0

B

56

34.78

55

34.16

50

31.06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据表可知:C种群属于__________种群。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某种地鼠迁徙到古剑山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控制鼠灾,可以创造不利于地鼠生活的生态条件,这是从根本上降低其种群的______。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其具体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点)。
(3)2020年初多国爆发了沙漠蝗虫灾害,蝗虫有发达的跳跃足和翅,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计,鉴于此,小组成员也调查了古剑山树林中蝗虫幼体跳蝻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为了让“三养”綦江名不虚传,近年来,政府在古剑山等地大力运用生态护坡技术,运用此技术后,林木郁闭度变高,吸引了很多鸟类来筑巢,小组成员发现有4种鹭在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该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相比,该群落的建立改变了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古剑山中的树木资源,维护自然景观,山内维护工常常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6更新 | 10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稻鸭共作是一种新农业生产模式,因成本低、零污染等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鸭子在除杂草、控虫害、清除寄生的病害微生物、供肥和增加水体溶氧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回答相关问题:
(1)从种群水平看,水稻的空间分布特征属于______,水稻和鸭子的______是否适宜是稻鸭共作模式成败的关键。
(2)从群落水平看,稻鸭共作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共同体,稻田为鸭子提供了______,鸭子改变了水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______关系,进而发挥它的生态功能。
(3)传统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是关键的,而鸭子的引入,______了食物链,使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增加水体溶氧有利于微生物和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
(4)稻鸭共作模式仍需施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3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