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8738941
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20世纪70年代,筼筜湖周边各种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湖里,导致水质恶化,鱼虾几近绝迹,湖水散发着臭气。进入21世纪,人们通过清挖湖底淤泥,沿湖修建驳岸、导流堤及环湖林荫步行道等措施,改善了湖水水质,美化了湖区景观。现在的筼筜湖,湖水清澈、鱼游虾戏、白鹭翩飞,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休闲旅游区。请回答:
(1)人们将各种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湖里,增大了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即_____,导致该地生态压力增大,水质恶化,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2)通过清挖湖底淤泥,沿湖修建驳岸,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3)现在的筼筜湖,物种丰富,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增强;文化休闲旅游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物种多样性、_____三个层次。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鄱阳湖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同时也是白鹭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当地政府为保护鄱阳湖鱼类资源,实施10年内全面禁止鄱阳湖区内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浮游动物被鱼吃,鱼被白鹭吃”,某同学认为这三种动物之间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白鹭排泄物的能量属于白鹭同化的能量,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2)藜蒿(一种野生菊科植物)是鄱阳湖的标志性农产品,周边农村进行了人工种植。与短时间内弃耕后的人工种植地相比,野生藜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更高,理由是___________在弃耕后,人工种植地会发生演替,演替的实质为___________
(3)全面禁止捕捞是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可持续发展是指在___________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禁渔措施主要能使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多样性得到提高。
2021-05-24更新 | 50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由于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白洋淀的湿地渗漏严重,水补给断流,面积逐渐缩小,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污染。雄安新区成立后,让华北明珠恢复以往的风采成了最紧要的问题。请回答问题:

(1)从耗氧的角度看,淀中荷花与呱呱鸡(一种水鸟)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________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这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图为湿地中某水生动物数量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会逐渐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021-03-16更新 | 6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面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绿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池塘受到污染,导致小鱼全部死亡。短时间内,池塘里昆虫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大鱼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池塘受到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死亡而减少,死亡后的鱼体腐烂,会进一步加重水体污染,从而引发更多的鱼类死亡,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调节。该现象对生态系统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为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0-06-07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