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0 题号:18774468
米氏凯伦藻是一种红藻,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江苏海洋大学某研究小组通过测定红藻细胞数量,研究不同紫菜干体(紫菜在40℃下烘干处理4天,粉碎至0.3mm)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海洋的不同区域,藻类的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若某种鱼类以红藻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______营养级,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_______
(2)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短时间内接近“______”型曲线增长。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原因有: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0.4g/L、0.8g/L、1.6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到处于指数增长期的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以分析其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同时设定_____的对照组,每个培养瓶设置3个重复。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紫菜干体溶液浓度超过_____时,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尝试分析紫菜干体抑制红藻生长的原因:__________
(4)研究小组继续开展添加1.6g/L紫菜干体对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N、P元素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2,尝试分析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
(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
(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
(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
2022-01-20更新 | 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天鹅洲长江故道现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是可人为调控的半封闭水域,丰水期能通过闸口将长江干流江水引入。2017年,评估认为该水域最多可保障89头长江江豚健康、稳定地生存。当年该水域开始禁渔。2019-2021年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各类型鱼类的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2021年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01头,但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调查时间生物量(kg·hm-2
小型鱼类大中型鱼类
2019年30.430.8
2020 年22.847.9
2021年5.8547.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中分层分布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定的___结构。鲢、鳙等大中型鱼类与短颌鲚等小型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___重叠,表现为___关系。蒙古鲌等大中型鱼类通过___使小型鱼类生物量降低,导致长江江豚食物资源减少。
(2)在此生态系统中,长江江豚占据___个营养级,其能量根本上来自于该食物网中的___
(3)为实现对长江江豚的良好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据表分析,从该水域适度去除___,使能量更多流向长江江豚;其二,在丰水期打开闸口,使长江江豚饵料鱼类从干流___天鹅洲长江故道,增加长江江豚食物资源。以上措施可提高该水域对长江江豚的___
2023-11-27更新 | 361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1859年,24只野兔被无意带入澳洲,一个世纪后,它们的后代达到了6亿只以上,对袋鼠等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后来,人们引入能特异性感染野兔的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数量得到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野兔最初被引入澳洲时数量迅猛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野兔引入澳洲初期,其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最接近___________型。对野兔而言,当时生存的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特点。
(3)引入黏液瘤病毒对野兔数量进行控制属于____________防治。引入该病毒能够解除野兔对袋鼠造成威胁的原因是黏液瘤病毒能特异性感染野兔,使野兔种群数量下降,减弱了其与袋鼠间的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袋鼠种群的增长。
2020-04-22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