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8852105
下图所示为ADH的调节过程,分析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反射活动中,“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信号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信息,ADH指的是________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
(3)分析图示信息,图中“?”表示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分泌ADH的具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ADH的调节是一个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或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图示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____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___,丙分泌C,C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___病。
2020-03-09更新 | 126次组卷
【推荐2】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包裹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图1)。   

(1)图1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
(2)图1所示髓鞘形成过程中,少突胶质细胞发生了___(单选)。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
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3)根据图1中信息,下列对髓鞘物质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___(单选)。
A.含有脂质B.不含蛋白质
C.含有纤维素D.不含碳骨架

(4)根据图1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的推测正确的是___(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阻断同一轴突上电信号的传导
C.保护轴突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电信号干扰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生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2。1~V表示发病过程各阶段。   

(5)据图2,MS症发病阶段I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___(单选)。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
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6)据图2,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IV参与免疫应答的是___;在阶段V能合成抗体的是___。与病情反复髓鞘损伤加重有关的免疫细胞是___(编号选填)。
①记忆B细胞
②记忆T细胞
③浆细胞
④细胞毒性T细胞(致敏T细胞)
(7)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者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研究人员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屈腿反射实验,用硫酸分别刺激左、右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收缩,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1)脑和脊髓均属于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_系统,将蛙的脑去除是为了避免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__________调节,影响实验结果。
(2)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A神经和B神经中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3)剥去脊蛙的左后肢中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肢中趾,该后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可卡因是一种麻醉剂,作用于B神经时,对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不同。为研究麻醉顺序,研究人员进行了分组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麻醉部位

处理方法

左后肢

右后肢

B神经

立即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收缩

B神经

立即刺激右后肢中趾的皮肤

不收缩

不收缩

B神经

间隔一段时间后,立即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不收缩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2-02-02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