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8908800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形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r·min-1)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的相关数据适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酵母菌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所需时间与接种量无关,与溶氧量有关
C.接种量都为1.5mL的3组试验中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最先达到K值
D.接种量1.0mL、摇床转速250r·min-1较适合建立种群“S”形增长模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可以用数学模型Nt=Noλt表示
B.种群呈现“J”型增长时,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
C.一个物种引入一个新地区后,由于缺少天敌将呈“J”型增长
D.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达到K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内斗争程度逐渐增大
2022-02-14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曲线1、2、3表示某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3条增长曲线,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B.若曲线1为指数增长曲线,则曲线2、3不是指数增长曲线
C.指数增长的种群不存在环境容纳量
D.指数增长的种群,起始增长很慢
2017-12-19更新 | 1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B.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空间特征的表述,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
C.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的原因,与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和食物来源逐渐增多有关
D.猛禽同化量的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
2021-08-02更新 | 3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